“無妨。”馬騰卻是毫不在意,又道:“文達之機敏,這半年來我早已聽聞多次,今次坦言相請,還請文達莫要拒絕才是。”
李通心裡七上八下的,很是有些哭笑不得,但是看馬騰的樣子又不像是開玩笑,也只能收拾了臉上的震驚,裝作認真地考慮起來。
馬騰見他如此,又是勸了一句。
“今日一見,之所以如此唐突便要延請文達,卻還是有關劉益州有關雒陽之策,文達肯為劉漢中千里迢迢來到西涼,必然也是熱衷於建功立業的好男兒,怎可錯過如此大功績呢?”
李通聽到這裡,見馬騰將劉焉的計策都要說出來和自己聽,明白自己表露出來的猶疑到此就可以了,當即就是一禮。
“承蒙太守看重,李通願為太守效力。”
今天見到馬騰之後,卻是一連三番地衝著馬騰行禮,李通也是暗地裡撇嘴。
馬騰卻不管這些,見到李通在自己的勸導之下果真投了自己,很是開懷,朗聲大笑起來。
“哈哈哈!太好了,我今有文達相助,此去雒陽必然大功可成!”
兩人在會客廳賓主相敬,又是客套了一番,說起劉焉將王甫派來所說的話,很是計較了一番後,當即就在太守府為李通開席,期間說起李通和馬利的相識,李通也是早有腹稿,卻是不曾叫馬騰起疑。
後來,王甫也被重新請來,被馬騰奉為座上賓。
酒足飯飽之後,三人在太守府相議了半晌,才最終拍板下來,馬騰決議聽從劉益州的建議,一同起兵。
李通則是搖身一變,以西涼太守府參軍之名,前往韓遂處聯絡一同東出之事;王甫迴歸益州,答覆馬騰同意起兵之事,同時向雒陽派遣得力人手,對雒陽的幾人交代起兵具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切順利,自然閒言少敘。
一轉眼,便到了初平元年二月中。
此時,雒陽東面的虎牢關正在大戰的當頭,雒陽城內雞飛狗跳,董卓已經傳下命令,開始西遷長安。
而在西涼。
煙塵滾滾之中,卻是有一大票騎兵奔騰而起,正是馬騰馬壽成麾下的西涼鐵騎。
他從武威姑臧起兵,一路先是向東南,先後經金城天水兩郡,匯合了其他混跡西涼多時的幾支漢羌亂兵,又是一路向東,在右扶風境內匯合了等候在此的韓遂大部,全軍合在一處後,共計八萬餘,卻是號稱十萬大軍。
此行,馬騰的大兒子馬超雖然只有十四歲,卻是也被他給帶在了身邊。
用他的話說,乃是“軍旅世家,好男兒就該如此!”
馬超年紀雖小,勇氣很壯,也絲毫不懼。
大軍揮兵東進之時,早有董卓麾下的細作倉皇東逃,分別傳報負責留守三輔之地的李傕、郭汜等人。
幾人得報大驚。
一番計較之後,去守陳倉已經來不及,只能一邊立馬匯攏正在各處討掠的部卒,齊往糧草充盈的扶風郡治所槐裡屯駐,準備抵禦。
另一邊,又派出麾下精騎,以最快速度前往雒陽,將馬韓等人起兵從西而來的事情,詳細稟報董卓。
雒陽。
卻說董卓下令遷都長安之後,經過連番徵發,雒陽城內的百姓有見機早的,已經大量逃散別處。
後來被西涼亂兵大肆寇掠之下,雒陽城內外皆是一片悽慘之相,百姓流離失所者比比皆是,痛失父母子女者也是不知凡幾。
哭嚎聲中,大量的金銀錢財不需任何理由,直接就被西涼兵們搶走,但有敢於爭搶的百姓,統統殺死,首級充作亂匪以做軍功;至於年輕女子,更是不能放過,統統綁縛上馬帶走。
不管聽不聽話,只要你家裡有錢有女人,那便只能遭了殃。
更甚者,就連大漢宗室祖墳也被偷偷挖掘了不少,更遑論普通富戶之家。
在這樣的搶掠之下,還敢留在雒陽城內的,大部分是與宮廷之中,或是朝廷高官有些瓜葛的人家,這才能夠撐到現在還不用遷走。
這一日,夜色已深。
諫議大夫種邵的府邸。
侍中馬宇、左中郎將劉範、治書御使劉誕等人,專等夜深以後才先後出現,在種府後門出命人秘密通傳求見。
喜歡三國,我開局娶皇后請大家收藏:()三國,我開局娶皇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