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蠡已是麻木無言。
如果將採購鐵礦石的款項也算在軍費支出上,那麼整個軍費預算就佔到財政收入的40,一個非常恐怖的比例。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天下不太平,戰爭不可避免,軍費支出自然就水漲船高,即便是在和平年代,21世紀俄羅斯的軍費開支都佔財政支出的14上下。
說起來,歐陽朔已經極為注重控制軍隊規模了,不僅大幅度裁撤了地方警備師團,還裁汰了大量兵員。
否則的話,禁衛軍跟飛熊軍早已達到滿編。
敲定財政預算,歐陽朔總結說道:“王朝能有今日之成就,全賴諸位實心用事,忠誠體國。只是王霸之路,不進則退,還需諸位繼續辛苦一下,趕在春節休沐之前,將年度財政預算編制妥當。”
“謹遵王命!”
大臣們轟然應是,神情振奮。
“散朝!”
歐陽朔率先起身,朝後殿走去。
“恭送王上!”
等歐陽朔徹底不見,大臣們才各自散去。路上,也有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談話的,似乎也有親疏之別。
諸大臣中,新進閣老嚴嵩最是孤單,孤零零一個慢慢走在大理石臺階上。
在一眾大臣中,嚴嵩這位“奸相”實在惹人非議,歐陽朔乾坤獨斷,將嚴嵩直接送進內閣,底下的大臣們很是有些微詞的。
像魏徵、海瑞這樣的清流,就更是不忿。尤其是瓊州郡守海瑞,不僅跟嚴嵩同處一個時代,還有過直接的交集。
歷史上的“倒嚴”行動,海瑞可沒少出力。
得知嚴嵩進入內閣,海瑞還曾上書一封,被歐陽朔駁了回去,他只回了一句:“卿以為,本王是嘉靖帝嗎?”
海瑞立即啞火。
來到大夏幾年,海瑞當然知道大夏跟歷史上的大明朝實在有著天壤之別,王上文治武功,罕有人及,足可媲美秦皇漢武。
拿王上跟嘉靖相比,那真是一種侮辱。
思來想去,海瑞也只能理解為,王上這是既看重嚴嵩的才幹,又不會像嘉靖那樣有意縱容嚴氏父子擅權。
後來得知王上嚴令嚴世蕃不得踏入官場,海瑞既羞愧又激動,望北而拜,深情說道:“君父聖明!”
對外界的非議,嚴嵩看似好不在意,按部就班地熟悉大夏官場。時間久了,眼見嚴嵩沒做什麼出格之事,非議自然也就少了。
再說妄議閣老,本身就是一件極危險之事。
不非議,不代表親近,看嚴嵩的孤獨身影,就可見一斑了。
……
歐陽朔回到禦書房,剛一坐下,青衣就遞上一杯熱茶。
兩人之間,已是默契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