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雲澹,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近萬。
太行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王霖當眾在真定城樓上洋洋灑灑,一闕清平樂問世。
皇帝最近詩興大發,經常會有佳作問世,所以身邊早就伺候著記錄起居注的近臣和謄抄皇帝詩詞的翰林學士。
還有張魁等三位當世大儒的門生隨駕。
王霖此闕清平樂引得真定城樓上群臣拜謁,高呼絕佳傳世作。
這闕詞裡說的長城自然是秦漢防禦胡人的城關,也就是原本燕雲故地的外長城。
而蒼龍,大抵是遙指金國了。
皇帝的心懷壯闊和沖天豪情,引得隨駕眾臣尤其是岳飛張浚楊沂中劉琦宗穎等少壯派諸將聽得熱血沸騰。
目光都望向了遙遠的上京。
這是楊沂中首次見到皇帝吟唱傳世詩詞。
皇帝不久前在演武場上孤身手刃數十蒙古勇士的威勐,與今日儒衫飄飄信手拈來筆墨塗抹山河壯闊的雅緻,兩相交錯,讓楊沂中微微有些失神。
站在花芯身後的楊月兒俏面上滿是紅暈。
照此下去,她確定自己快要淪陷了。
如此聖君,哪怕為他而死,都與有榮焉。
宗澤輕吟這闕清平樂,讚道:“陛下才學冠絕古今,尤其這番帝王指點江山的氣魄,縱然蘇學士復生,也拍馬不及。”
王霖笑笑,卻是回望岳飛等諸將道:“朕所謂的蒼龍,卻非金人,而是蒙古人。”
眾將愕然,蒙古?他們配麼?
“爾等不要小覷了蒙古人。蒙古鐵騎之可怕,不亞於金人。蒙古人的先祖常說狩獵是最好的老師,它教會蒙古人如何驅趕獵物、如何擺開陣勢。
根據長期的狩獵經驗,蒙古人創立了海子陣戰法。簡單來說,騎兵在戰場上沒有固定陣型,像海水波浪板般忽聚忽散。
聚是為了集中力量痛擊敵人,散是為了最大程度地化解敵人的傷害,再加上箭失的靈活運用,使得蒙古騎兵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得益於機動迅速,蒙古騎兵往往喜歡正面突擊,兩翼包抄的戰術,這也是他們從狼群中得到的啟發……
所以,要戰勝蒙古騎兵,要充分發揮我軍反應敏捷,切割快速,聚而殲之的靈活戰法,同時要結合地勢和天時……”
換源app】
王霖面對諸將本來是提醒他們不要小覷了蒙古騎兵,但說到後來,就成了一種針對蒙古騎兵戰法的講解,不但身側的翰林學士開始專心記錄,就是岳飛這些諸將也認真聆聽,準備隨後整理下來,即刻傳書雁北,讓韓世忠參照。
唯有宗澤在旁沉吟不語。
皇帝並未有蒙古人作戰的經歷,如此對蒙古人的長簡訊手拈來,無疑只能說明皇帝做了很多幕後的功夫。
翰林學士又畢恭畢敬上前為皇帝換了嶄新的真定宣紙,這是皇帝親自研發出來的一種新式紙張,還未在全國推廣。
王霖抬頭望天,天空湛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