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軍和西軍不變,但五軍都督府都要做出兵員調整。”
“東軍兵員縮減為三十營,北軍增加為五十營,西軍增加為五十營,南軍保持四十營。”
“現役數量保持在七十萬以內,不得超過。”
朱由檢說完,王承恩立馬記下,並且讓人發往了五軍都督府。
另外,面對沒有幾年的日子,朱由檢也做出安排道:
“調任滿桂、孫應元為大都督府左、右同知。”
“著曹文詔接任北軍都督,著賀世賢任東軍都督。”
朱由檢把自己的兩個心腹調回了京城,雖然看樣子是高升,但實際上卻沒有了太多實權。
在南軍支援朱慈燃,西軍態度保守的情況下,曹文詔和賀世賢兩個人掌控北軍和東軍,能讓朝堂上減少許多爭吵。
儘管在朱由檢看來,曹文詔和賀世賢不太具備擔任一軍都督的能力,但如果不讓他們上位,那他們一輩子都不可能有這能力。
人是得經過錘鍊的,孫應元和孫守法,曹勐幾人就是明晃晃的例子。
況且以明軍的戰鬥力,只要都督不犯致命性的錯誤,那基本都能打出碾壓的戰局。
調回滿桂和孫應元,也足夠表達朱由檢的態度了。
這下燕山派應該不會那麼鬧騰了,最少得先觀摩觀摩局勢。
“爹,我們回來了……”
當朱由檢說完正事,卻見門口走進來了揹著斜挎包的朱慈烺。
他眼下已經八歲,就讀百王坊隔壁的官學,眼下正在上二年級。
不出意外,朱由檢會在他五年級畢業後帶他們前往齊國,然後在齊國接受齊國式的府學四年教育。
“今日學了什麼?”
見朱慈烺歸來,朱由檢笑著開口,朱慈烺也快步跑到了他身邊:
“今日學了騎馬,我上手的很快,別的同學被嚇哭了,但我上馬就能熟練打浪了。”
“教習說,我有騎射的天賦。”朱慈烺沾沾自喜,臉上滿是小驕傲。
“那倒不錯,齊王府的男人可不能不會騎馬。”朱由檢將他抱了起來,放在自己的腿上。
他看著朱慈烺,也不免有些惆悵。
他本以為袁禧嬪會生下兒子,但似乎老天註定了自己和袁禧嬪沒有兒子運,去年冬月袁禧嬪臨盆後,剩下的依舊是一位千金。
朱由檢倒沒有不高興,畢竟相比較兒子,他更喜歡女兒。
他擔心的時袁禧嬪在朱慈烺他們都長大後再生下兒子,屆時就有些尷尬了。
朱慈烺雖然是長子,卻不是嫡子,如果袁禧嬪屆時真的生下嫡子,朱由檢只能做出政策性的調整。
立嫡、立長、立賢……
三種選擇會放在他的眼前,但他都不會選。
這些說到底是封建制度的繼承人選擇,而齊國未來要做的是虛君。
當然,朱由檢不可能真的虛君,他的虛君是弱化君主的權力,將一部分權力剝奪。
齊國日後也會有內閣,內閣可以換,皇帝不能換。
關於戰爭發動,國策制定,刑罰審判這種容易遭受民怨的事情交給內閣。
關於終止戰爭,外交往來,民生治理這種容易取得民意的事情交給皇帝。
齊國式大明宗藩體系下的國家,只要齊王沒有廢殺郡王的權力,那郡王在齊國做官也沒有什麼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