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啟提出致仕,這代表東林黨又有一人要退出朝堂了,不過這次沒有人怪罪徐光啟。
說到底,徐光啟之前雖然是工部尚書,但卻奔波在一線,加上其年齡已經六十有八,也確實到了高壽的時候,致仕並無不妥。
問題在於,徐光啟致仕後,那空出來的工部尚書位置。
工部尚書位置,之前朱由檢讓畢自嚴代管,之後他帶管不過來,朱由檢又讓周延儒代管。
只是現在刑部事情多,加上徐光啟致仕,大明也需要一個長期待在朝中的工部尚書了。
這個人,溫體仁無疑十分適合,而朱由檢詢問成德,也並非是在其傷口撒鹽,而是想看看對方態度。
不過成德態度並沒有讓朱由檢失望。
面對這種對手升職加薪的訊息,成德平平澹澹的回答道:
“學生對溫翰林並不熟悉,但如果殿下覺得溫翰林不錯,那溫翰林應該可以。”
“嗯……”朱由檢應了一聲,這個時候他大概覺得成德可以託付了,因此才說道:
“不讓你進六部是因為時機沒到,另外就是都察院確實需要人來管管。”
“國朝自天啟二年以來,一直沒有設定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和副都御使,而僅僅設定左僉都御史。”
“眼下看來,你倒是很適合左都御史的位置,不過都察院也需要改改了,自即日起裁撤左、右都御史,副都御使。”
說罷,朱由檢看著成德,緩緩道:
“日後都察院只有一位都御史,暫設正二品,由你擔任。”
“左、右僉都御史為助手,升為正三品,兩京十九省的監察御史為正五品,巡查御史為正六品,人數擴充為兩千一百人,至於其他隸屬都察院的衙門官員,便各自提拔半級吧。”
“學生領命!”聽到朱由檢的話,成德不露喜怒於面,而是深深躬身作揖,表示回禮。
朱由檢的此舉,精簡了都察院的制度,但同時補充了基層巡查的人數,讓基層的巡查御史人數變多,這麼一來巡查起來也就輕鬆多了。
“你和金鉉還有聯絡吧?”
朱由檢突然提起了金鉉,而成德自然點了點頭。
“我想要提他為瀛洲的按察使,你以為如何?”
朱由檢換了自稱,而成德聞言,便沒有掩飾的說道:“若是伯玉為瀛洲按察使,那一定會對朝廷治理瀛洲有所幫助。”
成德的話說完,過了許久朱由檢也沒有開口。
直到宮女們將飯菜都撤了下去,朱由檢才擺了下手:“你退下吧。”
“是……”成德聞言,後退幾步後才轉身離去。
倒是在他剛走後不久,王承恩才從偏殿走出來,躬身示意行禮的同時說道:
“殿下,陸文昭上奏的這二千七百名官員贓款遠不止都察院彙報的數,為何殿下您……”
話說三分滿,王承恩沒有說下去,而朱由檢也沒有對成德說。
之所以他沒有對成德說,是因為他覺得沒有必要。
都察院和刑部的官員既然偷拿偷取,那就讓他們偷拿偷取好了,反正遲早都會連本帶利的還回來。
“記得我和你之前說的話嗎?”朱由檢看向王承恩,緩緩道:
“碩鼠年年打,年年打不盡,貪官朝朝殺,朝朝殺不完……”
“那孫傳庭才巡查了廣東不到一年的時間,這次陸文昭他們去,卻又抓了百來名貪官汙吏。”
“這說明什麼?人心難測,如果按照朝廷的標準去抓人,那我大明朝九成九的官員都要被關入詔獄。”
“官員若是都被抓了,那誰來治理百姓?”
話糙理不糙,朱由檢直白的告訴了王承恩這個道理,而王承恩聽後卻道:
“那何不暫時鬆一鬆,讓陸文昭他們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