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這麼吃下去,恐怕四個月後各地官場就要……”
剩下的話王承恩沒有說,但朱由檢明白對方的意思。
三十萬斤肉,這還是外拱衛營的數量,加上上直和海軍就是近五十萬斤肉每日。
一年算下來,近兩億斤肉食,如果把這些肉食換成活豬宰殺後的肉量,每年要吃下一百萬頭豬。
當然、這自然不能這麼算,因為沿海的拱衛營和海軍大多都是補充魚蝦,真正吃家禽和牲畜的主要還是西軍都督府和北軍都督府。
哪怕就是上直,實際上也逐漸在削減家禽和牲畜的供應了。
朱由檢締造的明軍,是建立在充足後勤上的一支軍隊,隨意減少供應顯然是不可行的,但如果從民間購買,就要考慮到這麼大需求衝入民間,會不會造成物價飛漲的問題了。
朱由檢簡單算了一筆賬,按照大明的耕地面積和糧食總產,然後實際上得到的,是每年七十多億斤的稻殼、麥殼等可加工的天然飼料。
如果用這七十多億斤天然飼料反推,那整個大明的牛羊豬家禽肉產量也不會高於二十億斤,摺合為一百二十萬噸肉食。
這麼一來,也就是說八十七萬軍隊的存在,佔據了大明市面上一成肉食。
如果明軍不降低標準,又沒有辦法自給自足,那市面上的肉類物價最少要上漲百分之十……
“得想個辦法解決……”用反推法算出大明的肉食數量後,朱由檢就開始頭疼了。
不過這種時候,他卻腦中靈光一閃,想到了一樣東西。
“對了,差點把它忘了!”忽然想起一個東西的朱由檢,當即對王承恩問道:
“番薯和馬鈴薯的耕種佈置怎麼樣了?百姓種的習慣嗎?”
“回殿下……”王承恩這個官場大總管和種植大總管都不帶想,直接回應道:
“眼下番薯和土豆,按照您說的,分佈種植在兩京一十六省,其中番薯種下二千三百餘萬畝,土豆一千四百多萬畝。”
“不過……”王承恩有些尷尬道:“雖然有皇店的銷售,但百姓都是把它們當做菜來吃的。”
“……”聽到這話,朱由檢人無語了。
畝產八石、二石,總產量加起來超過兩億石的番薯和土豆,居然還滿足不了掙扎在溫飽線……
“等等……”朱由檢反應過來了,現在的大明百姓經過他的手段緩解一部分土地兼併問題,可不再是掙扎在溫飽線上的饑民了。
如福建之地,都遷移出去全省五分之二的人口了,而北直隸和陝西、河南、廣東、南直隸等地更不用多說。
土地兼併最嚴重的地方,都被他透過遷移、發軍屯田等手段緩解了矛盾,老百姓雖然不說人均五畝地,但人均三畝也是有的。
這種情況下,百姓幹嘛要把番薯和土豆當主食?
資源問題解決了,除非有饑荒,不然腦子有毛病的才會把這些東西當主食吃。
眼下整個大明,在吃這兩樣東西的,只有陝北和山東的災民。
這麼一想,朱由檢有些語塞,隨後又搖頭心想:
“今日你們愛答不理,到了饑荒時……”
這麼想著,朱由檢對王承恩說道:“既然百姓不吃,番薯藤和番薯就先拿去當做官場的飼料吧。”
“不過記住,這兩樣作物必須要保持八千萬畝的種植範圍,只能多不能少。”
“是……”聽到朱由檢的話,王承恩也笑了出來:
“如果用番薯藤和番薯做飼料,恐怕官場的牲畜和家禽數量還能變多一些。”
王承恩很早就想這麼幹了,只是奈何自家殿下一直在意擴大種植規模的事情,不准許他這麼幹。
現在好了、按照今年的產量,估計今年就能把種植範圍擴大到八千萬畝,而番薯藤和番薯還能剩餘幾百萬石來餵養各地官場的牲畜,官場牲畜的糧食問題就不用著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