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王承恩臉上的笑意也藏不住了,而朱由檢也搖頭嘆了一口氣:
“好好養你的*吧……”
“奴婢領命……”王承恩高興應下,而朱由檢想了想
如果穀物的飼料加上在大明耕種面積達到四千多萬畝的紅薯、紅薯藤等物,那的飼料產量應該可以達到三百多億斤的。
限制人口和畜牧業的往往是糧食和飼料,翻了三倍的飼料產量,或許能讓大明的牲畜數量達到國初的標準。
這樣標準下,大明的人口數量或許也會緩步提升。
不過、這種提升只能持續到大旱爆發前,也就是兩年後……
想到大旱,朱由檢皺了皺眉頭,隨後才開口道:
“調錢糧先把北軍都督府和上直的賞銀給發了,剩下的錢糧,讓畢自嚴從戶部分別調白銀四十萬兩銀子,糧食二百萬石給徐光啟、王舜鼎兩人。”
“讓他們由上而下的解決黃河堵塞的問題,再重新修繕黃河。”
“最後發完軍餉、百官俸祿後,還能剩多少?”
朱由檢看向王承恩,而王承恩聞聲也看向了身後的所有書吏。
書吏們當即敲打算盤,足足過了三刻鐘後才開口道:
“殿下、掌印,要發軍餉和俸祿,還得讓各地常平倉賣糧二千萬石。”
“最後發完軍餉,御馬監和戶部、內帑還能剩下七十二萬四千一百零九兩,一千四百九十七萬餘石糧。”
書吏的話讓朱由檢微微皺眉,五軍都督府八十七萬大軍的軍餉是一千四百萬兩,按理來說銀子剛夠。
但眼下居然要賣糧二千萬石,顯然這筆糧食販賣後的銀子,是用來下發官員俸祿的……
“該解決冗員的事情了……”朱由檢一眯眼睛,想起了自己從三娘子那裡獲得的賬本的事情。
不僅如此、他還想起了賬本上那些商賈、大臣的名單。
“把他們抄家一邊,恐怕銀子都夠大明瀟灑兩年了……”朱由檢眼神閃爍,隨後轉頭對王承恩道:
“先把去年結餘的糧食調往白馬關,那筆糧食夠對付虎兔墩他們了。”
說罷、朱由檢轉頭看向了院外,喃喃自語道:
“等收拾了虎兔墩,我再回來收拾你們……”
為了又有人槓我,貼串資料。
大明的糧食畝產和肉產量和建國初的差距並不是很大,畢竟我們還沒開始發展化肥和飼料,也沒有引進約克夏豬。
50年,全國16.2億畝,人口5.52億人,人均耕地面積為2.9畝。
大明在書裡的耕地數量則是8.4萬畝,人口暫時算作1.5億,人均耕地為5.6畝。
——————
50年、我國的家禽和豬牛羊的年產肉量,是不到300萬噸,人均10.8斤。
總耕地面積是我們二分之一的明朝,在糧食產量和畜牧種類一樣的情況下,全年肉產量在120萬噸,人均16斤肉是不奇怪的(這就能解釋明代各縣誌記載,肉為什麼便宜了)。
至於50年之後,那就沒得比了,畝產和牲畜種類都不一樣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