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他就是吉王啊……”
當吉王的名頭出現,一些楚藩、襄藩等藩王子弟就開口議論了起來。
吉王朱由棟,作為大明藩王之中的異類,朱由棟今年不過三十二歲。
然而他成名已久,在湖廣之地素有“英資天縱”的美名,藩地長沙的儒生士子,官員胥吏也對他十分尊敬。
比起名聲狼藉的楚藩,吉王府的名聲可以說因朱由棟一人而起。
因此、當朱由棟開口之後,坐在王位上的朱肅溱也覺得事情有些棘手了。
“諸多事宜,還是等齊王獻俘太廟之後再說吧!”
這個時候,有一道年輕的聲音響起,而眾人看去,卻見是一名身著藩王世子服飾,十五六歲的少年郎。
這人是淮世子朱常清,但雖然說他目前是世子,但實際上他就是未來的淮王。
他父親,祖父,叔父都已經薨逝,如果不是年紀太小,他應該早就繼承淮王的爵位了。
淮藩受封饒州府,雖說實力算不上很強,但也絕算不上很弱。
因此、朱常清的開口,實際上就代表了一定的走向。
“這……確實應該等齊王返京之後再議。”
“確實”
“還是等齊王返京再說吧。”
晉王朱求桂小心翼翼的開口,而他旁邊的幾位藩王也紛紛應和了起來。
有了這群人的開頭,其他藩王也開始紛紛表示要等朱由檢返京,畢竟海外就藩這件事情是朱由檢一手操辦和推動的。
海外的環境是什麼樣,到底能不能有軍隊出海保護他們建立藩國,這些只有朱由檢有把握。
在諸多藩王看來,齊王朱由檢的權柄和話語,甚至要比當今的天子還要重。
與之相比,連兵權都沒有的周藩,又有什麼資格來成為盟主呢?
對此、朱肅溱也覺得十分憋屈。
由於眼下各藩的護衛數量都一樣,周藩被大明限制,也無法擴軍,因此他沒有辦法武力逼迫諸王承認他為盟主。
掃視了一眼眾人後,他便冷哼道:
“既然如此,那就等齊王殿下返京再說吧。”
“前提是他先回來再說……”朱肅溱在心底補充了一句,顯然還不太相信朱由檢能回京。
畢竟朱由檢的性格和做事風格都是雷厲風行的,拖延這麼多天沒有返京,說沒點事情,死他手下的那十幾萬只鬼都不相信。
也伴隨著朱肅溱的話,諸多藩王開始慢慢退場,而朱常洵也混在所有人裡,悄無聲息的離開了周王府。
在返回福王府後,他試圖讓朱由菘去聯絡崔文升,而同樣的與諸藩聚集在一起的還有被革新的勳貴。
不過相比較文臣和諸藩的議事,勳貴那邊可以說就有些小家子氣了。
徐希皋、朱純臣二人糾集了一大群不滿朱由檢的勳貴,前往英國公府。
只不過作為英國公的張維賢居然連見都沒有見他們,直接選擇了封府。
“總有他們後悔的一天!”
望著被關閉的公府大門,朱純臣惡狠狠的放了一句狠話後,便和徐希皋一同灰溜溜的帶著勳貴們返回了成國公府。
他們準備在這裡等著天亮,如果朱由檢真的薨了,那他們絕對要讓朱由校取消爵位傳承的增減制度。
不過他們的這些舉動,都被南鎮撫司的錦衣衛看在了眼裡。
“砰!”
“他們以為,沒了弟弟,朕就是一個任人擺佈的傀儡嗎?!”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