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思維,也符合明代君主的一貫思維。
明代不是沒有想要收復西域的君主,可當他們向入關的關西七衛詢問,下令出關,關西七衛蒙古貴族的頭都搖的跟撥浪鼓一樣。
在關西七衛蒙古貴族看來,嘉峪關以內簡直就是天堂,關外則是鳥不拉屎。
因此他們寧願解散部眾,種瓜生活都不願意帶兵出關。
曾在關外生活的他們都如此,更別提漢人了。
在朱由校的興趣裡,他只對東北、漠南、南洋,安南、三宣六慰有興趣。
因此在見到了朱由校的態度後,曹化淳遲疑片刻便道:
“奴婢手書送與殿下,想來殿下應該會同意的,另外……”
曹化淳忽的作揖道:“萬歲、殿下詢問他何時能回京看望萬歲您。”
“回京……”聽到這兩個字,朱由校臉色也遲疑了起來。
他也想見自家弟弟,但問題是眼下的京城並不方便……
“給我打!”
當朱由校遲疑的同時、南鎮撫司詔獄內、萬言揚等諸多東林言官被綁於木架之上,南鎮撫司錦衣衛手持長鞭揮打。
遭受鞭撻的萬言揚幾欲暈過去,但很快又被鹽水潑醒,發出淒厲的慘叫聲。
遭受這樣待遇的不止是他,還有其他一些東林言官。
他們之所以遭受這樣的待遇,也是因為一個人的上疏……
“有什麼衝老夫來!何必衝老夫同僚下狠手?!”
聽著淒厲慘叫聲、詔獄最深處的牢房內,穿著道袍的楊漣抓住木欄,對著牢房外的錦衣衛千戶大吼。
半個月前,在看到閹黨的作為後,楊漣上疏斥責魏忠賢,隨後在乾清宮門攔住了朱由校的步輦。
他以魏忠賢迫害先帝舊臣、干預朝政,操縱東廠濫施淫威等罪行,要求朱由校處死魏忠賢,而魏忠賢也被嚇得跪在步輦前,對朱由校痛哭流涕的解釋。
朱由校也並沒有處理魏忠賢,只是示意會處罰魏忠賢俸祿,命人調查。
結果楊漣不僅沒有制止,反而大聲指出魏忠賢專權的惡果是宮廷以內所有人只知道魏忠賢,而不知道陛下。
他這話一出,朱由校當即發怒呵斥了他,隨後讓大漢將軍將他帶了下去。
如果是這樣也就算了,偏偏這個時候,楊漣依舊認為魏忠賢禍國,連續不斷的上疏。
最後的結果就是朱由校煩了,畢竟他對楊漣的印象本來就不好,當初楊漣彈劾朱由檢的事情還歷歷在目,如果不是朱由檢一直勸說,朱由校早就收拾楊漣了。
他雖然欣賞楊漣的風骨,但一直不喜楊漣執拗的脾氣。
所以在朱由校惱怒後,楊漣被下旨革職為民。
本以為事情就這樣結束了,但楊漣依舊在民間宣揚魏忠賢的禍害之舉,而這樣的行為在客氏和魏忠賢的耳旁風下,也就導致了楊漣和一大堆東林言官被捕入獄。
如果不是魏忠賢忌憚楊漣和朱由檢的關係,恐怕眼下的楊漣早就如歷史上一樣,被土袋壓身,鐵釘貫耳了。
不過、即便無法傷害楊漣,但魏忠賢麾下的楊寰依舊想出了一個辦法。
楊漣既然喜歡一人做事一人當,那麼就將他關到東林諸多言官身旁,隨後對其他人用刑,不斷折磨他。
顯然、這樣的折磨對於楊漣簡直是一種折磨和煎熬,此刻的他雙目赤紅,頭髮散亂,旁邊則是被打翻的飯食。
只是可惜、他的行為不僅沒有換回錦衣衛的停手,反而讓正在忍受疼痛的其他東林言官破口大罵。
“楊文孺!你又何必惺惺作態!”
“楊文孺,真當我等不知你和齊王的關係?只怪我等誤信你,才遭此一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