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票票!)
除了以上兩點,葛滿妮體會最深的還是第三點,就是客戶的變化。
是的,這裡不但要接待華人客戶,還有一定數量的白人客戶,不過他們大多是進來看熱鬧的,或者享受免費咖啡和水果、點心。
對於這種客戶,公司也有一套標準的接待辦法,基本上能夠做到不出問題,恭恭敬敬把人送走。
另外,還有一批家底更加豐厚的華人客戶居住在大西洋城,這些人吃過見過,對於葛滿妮的小伎倆視若無睹。
或者說,他們如果想找小老婆,沒必要拿這麼多錢開玩笑,他們更注重房屋品質。
幾天下來,漸漸摸到門路的葛滿妮立馬改變工作模式,將以前那些撒嬌、甜笑、馬屁通通收了起來,換上專業的態度,用最專業的姿態來接待客戶。
目前她正在攻略的一名客戶,就是最早到大西洋城發展的一家三口。
一家人在濱海大道開了家華人餐館,面積不大,但生意很火爆,不少大西洋城的華人都來光顧,錢肯定是不缺的。
而且一家人誠意滿滿,就是奔著買房子來的,只不過因為最近鬧出的風波,讓他們產生了猶豫。
葛滿妮憑藉為數不多的經驗斷定這一家三口是真正的買家,於是她決定攻其所好。
約他們來看房前,她特意準備了幾個洋娃娃和小孩子愛吃的甜點,等他們抵達之後,第一時間送上給小朋友。
孩子是家長眼中的珍寶,如果能俘獲小朋友的心,再聊其它自然容易。
葛滿妮發揮出自己的女性優勢,很快便取得了小傢伙的信任。
別看這小男孩歲數不大,喜歡美女的心倒是早早就有了。
一看到葛滿妮就忍不住要抱抱,掛在她身上不鬆手,甭管父母怎麼拉拽就是不下來。
葛滿妮巴不得如此,今兒就算把胳膊累斷了也不能讓孩子離開自己,這就是自己的小人質。
……
就在葛滿妮為了她的小目標而奮鬥的時候,黎耀陽正在管理委員會辦公樓召開稅務會議。
又到了稅制改革的時候,大西洋城也要緊跟時事。
總得來說,醜國稅收制度的發展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
以關稅為主體的間接稅階段;
以商品稅為主體的復稅制階段;
以所得稅為主體的復稅制階段;
一個一個說,在1783~1861年,那個時期以關稅為主體的間接稅制。
在1783年醜國宣佈正式獨立之前,由13個殖民地組成的大陸國會沒有憲法賦予的課稅權,因此無法在醜國建立一套統一的稅收制度。
1787年,醜國成立聯邦共和國,透過了新憲法。
新憲法規定,聯邦擁有獨立的課稅權,各州將進口關稅讓渡給聯邦,作為聯邦的主要收入來源。
同時,新憲法還規定聯邦可以課徵酒稅等間接稅,而各州主要課徵財產稅、人頭稅等直接稅。八壹中文網
這樣,一套以關稅為主體的間接稅體系開始在醜國建立起來。
期間,醜國關稅制度幾經更改,稅率不斷提高,到1861年平均稅率已達2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