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票票!3k!)
《音樂之聲》大獲成功,對大西洋戲劇中心來說是好事,意味著開門紅。
對大西洋城本身來說也是好事,因為這座海濱小城又多了一個吸引遊客的賣點。
而對黎耀陽來說,這部戲不出意外的走紅,除了一筆不小的分紅外,也給莎拉一個滿意的答卷。
總之, 這是一舉多得的好事情,黎耀陽沒道理不滿足。
尤其在最近因為房地產泡沫沸沸揚揚的時期,《音樂之聲》帶給他為數不多的好訊息。
而且首演他也在現場,聽著熟悉的旋律,有種夢迴前世的感覺。
言歸正傳,黎耀陽的重心還是在新華小鎮上面, 這個計劃蘊含著無數心血和野望,不容有失。
可是最近的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在一站期間,醜國表面上採取中立政策,但卻依靠對英、法等協約國進行軍事訂貨,來解決自己的市場、就業、財政等問題,從而促進醜國經濟的畸形發展。
一是工業生產急劇增長。
戰時,醜國的鋼鐵、石油等同軍火有關的工業部門生產迅速發展。
從1913年到1918年,工業生產指數從199 上升為254 ,提高了30%;
二是農業出現繁榮。
這個時期,工業發展擴大對農產品的需求,農產品價格上升,促進了醜國農業生產的發展。
1914~1919年,農業生產指數從100 上升為105 ,農業收入也從76億美元擴大到177 億美元。
三是國民財富增加。
隨著工農業生產發展,商品輸出和外貿擴大,醜國的國民收入也不斷膨脹。19141918 年,醜國的國民收入總額也從312 億美元擴大到570億美元。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也從1317美元增長至1401美元。
戰後,因刺激戰時經濟膨脹的因素消失,導致醜國經濟的不穩定性因素增長, 於是爆發了19201921 年的經濟危機。這是醜國再生產過程中所爆發的生產過剩危機。
首先是工業出現危機,工業生產猛跌。
戰後,醜國從戰時經濟轉向平時經濟軌道。
因外國軍事訂貨減少,造成採煤、鋼鐵、汽車工業生產銳減,商品出口量下降,導致了產品銷售困難,出現了工業生產猛跌。
如1921年醜國鋼產量下降74%,機床、機車、貨車等工業生產減少了90%以上。
所以,危機嚴重地衝擊了醜國的工業生產,進而導致大批企業破產。
危機期間,醜國大量的企業破產。
如1921年醜國的破產企業數較1919年增加了2 倍多,銀行倒閉數量也增加了6 倍以上。
企業破產,失業人數暴增。
1921年秋季,醜國的失業人數猛增長到575 萬人,1921年工人失業率從1920年的7 %上升至23%。
在業工人的實際工資也大幅度下降,以1900年為100 ,則1921年下降至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