嶄新輿圖之上赫然多出數條遷徙路線。
且每一條撤軍路線皆繞開了匈奴各中大型部落。
最終直指野狐嶺後勤要地五十里外的一座無名山峰。
半刻鐘後。
待最後一條遷徙路線繪完。
許奕放下手中細長墨錠,隨即自書案後站起身來。
「將此份輿圖予木華。」
「準其率本部落兵馬前去遷徙族人。」
許奕不徐不疾地轉身離了上首書案,隨即徑直地朝著左下首胡床行去。
「王爺。」
「允其攜本部落全部兵馬嗎?」
辛思玄聞言不由得略感詫異,隨即抱拳相詢道。
「允其攜本部落全部兵馬。」
「再予其昆贊部三百騎兵。」
「命其太陽落山之後再出發。」
「除木華部落族人外,昆贊部降兵家眷亦需全部遷徙。」
「另外,太陽落山之前將木華部落戰死之人全部火葬。」
「其部戰死之人骨灰皆入罐,令其一併帶走。」
許奕穩穩落座於左下首胡床之上,隨即出言下令道。
至於木華部落兩百勇士是否會一去不歸這一問題。
自木華納上投名狀後,許奕便再未考慮過這一問題。
歸根結底。
現如今的木華部落除投靠燕軍外,已然再無絲毫其他選擇。
而許奕亦想借此機會,於塞外草原扶持一支隸屬於自己的匈奴部落。
許奕亦知此事若是處理不好。
待木華部落不斷地壯大後,必然會有養虎為患之危。
但奈何現如今天下局勢大變在即。
為求自保也好,為爭霸天下也罷。
現如今的許奕只能用盡一切手段,不斷地使自身更為的強壯。
至於養虎為患一
事。
早在許奕繪製木華部落族人遷徙路線圖之際。
其腦海中便已然浮現出數條應對之策。
而數條計策大致可歸為四類。
其一,耗時最長之策為周匈通婚、興建學堂、自幼啟蒙。
即:燕地無妻男子可迎娶匈奴女子,其所剩子女達到啟蒙年齡後,必須入學堂接受啟蒙教育。
從而逐步稀釋匈奴血脈,令其潛移默化之下不斷地中原化、大周化。
其二,耗時中等之策為興建城池、畫地為牢、半牧半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