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進貢給宮裡也只有兩斤左右。
有次姜瑜進宮,偶爾喝過這茶,便喜歡上了這香醇略帶苦澀的味道,回府後也不過提了一嘴,殷貴妃得知後,每年都會賜二兩雪茶到忠義侯府,這的確是極大的恩賜。
姜瑜望著茶碗裡起起伏伏的茶葉,語氣客套疏離:“承蒙皇上和貴妃娘娘厚愛,臣女才有幸嚐到遠道而來的貴品,臣女不勝感激。”
每年殷貴妃賜茶,外祖母都會帶她去宮裡謝恩。
殷貴妃也都會跟祖孫倆聊一些家常和宮裡的趣事,也算其樂融融。
現在想來,他們母子裡應外合,當真默契。
只可惜,聰明反被聰明誤,最終斷送了合族的性命!
“其實每年進貢的雪茶,大部分都去了楚王府,三皇叔獨愛此茶。”趙啟放下茶碗,正色道,“再過十日,也就是中秋節次日,三皇叔便要護送糧草前往西北賑災,想必回來的時候,又會帶回些許雪茶,到時候我去跟他討點給你,只不過,秋茶略差一些罷了。”
“春茶濃郁,秋茶清冽,各有所長而已。”姜瑜莞爾,“只是三皇叔遠路帶回,臣女怎敢奪愛!”
既然趙桓允十日後啟程,那她也得提前做足準備才是。
只是不知道,他會不會答應替自己傳這個訊息……趙桓允為人溫和,想必不會拒絕她,不過傳封書信而已。
“不過幾兩茶葉而已,三皇叔絕非小氣之人。”趙啟難得露出笑容,“你也不必放在心上,只要他帶回雪茶,我定會為你討來。”
姜瑜望著他久違的笑容:“多謝殿下!”
趙啟肅正,不輕易笑。
如今他這一笑,她倒是覺得他愈發猙獰起來,西北大旱,民不聊生,提起此事,也不見他有半分憐憫之心,反而只記得三皇叔帶回來的茶,可見肅正既是無情!
兩人再無話。
前世姜瑜並沒有給他上雪茶。
他也沒有提起趙桓允去西北賑災一事,如今倒是歪打正著,倒是讓她知道了趙桓允啟程的確切日子。
氣氛默了一會兒。
窗外蟬聲嘹亮,讓人思緒紛亂。
趙啟便起身告辭:“瑜娘好生養著,待我空了,再來看你。”
“恭送殿下。”姜瑜屈膝福禮。
捉賊捉贓,捉姦捉雙。
她只要留心姜瑗的行蹤即可,趙啟畢竟是皇子,自有暗衛跟隨,她不能打草驚蛇。
趙啟大踏步離去。
沿著彎彎曲曲的鵝卵石小路出了垂花門,去了姜晉的書房。
身邊的暗衛也如數從長卿苑周圍散去。
姜晉跟趙啟身段相仿,眉眼清秀,只是他膚色稍黑一點,顯得壯實一些,他正坐在窗前跟姜瑗對弈,見趙啟進來,姜晉忙起身相迎:“殿下,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二妹妹可好些了?”
姜謹遠比姜行遠成親晚半年。
子嗣上卻比姜行遠早了兩年,嫡長子姜晉十七歲,庶子姜軒十六歲,兩人都在國子監讀書。
“無礙了。”趙啟目光隨即落在了姜瑗身上。
姜瑗走到趙啟面前,盈盈一禮:“臣女見過殿下。”
她身穿一襲大紅色團蝶百花鳳尾裙,頭戴累絲嵌寶石金鳳簪,隨著步伐微微顫動。
流光四溢,盡顯雍容華貴。
趙啟低頭便看見她白皙如玉的脖頸和胸前微微的隆起,一時心神盪漾,他神使鬼差地一把扶住她:“快快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