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算是誅心之言了!
你說皇帝的旨意不對,那就說說該怎麼改吧!
若這御史不識好歹,真的順著這話,說出真正的目的。
那他這次彈劾必然要以失敗告終了。
好在他顯然知道些輕重,自是不敢教景順帝做事。
「臣不敢妄議,只是覺得馮都尉既然不合禮制,又身為勳爵,不再適合禮部右侍郎一職!」
那御史躬身一禮,沒有超出他風聞奏事的權責,最後又捧了一句,道:
「至於適合什麼,想必聖上和內閣諸公,定然會人盡其才!」
見他已經說完,立刻有人出列,先朝景順帝拱了拱手。
景順帝微微點頭,他才出聲質問道:
「呵!這位大人著重提了馮都尉有勳爵之事,難道是讓馮都尉去做兵部侍郎不成?」
出聲的人,是禮部的一位員外郎。
既在李守中手下,又已經投在李守中門下。
有人攻訐馮一博,他自然要站出來說話。
這種時候,肯定不能讓李守中下場。
那樣不僅有失大佬風度,也會讓人覺得他門下無人。
作為門下,這時就要站出來,試探一番。
最好能知道對方真正的目的,才能有正確的對策。
而李守中若是出聲,就必須起到一錘定音的效果。
不然還不如含而不發,等待時機。
「這位大人所言,在下覺得並無不可,或也可以任一方節度,又或是接任白侍郎之前的南京戶部侍郎一職。」
那彈劾馮一博的御史聞言,笑著介面,又道:
「總之,不在禮部就好!」
這話終於露出了點狐狸尾巴。
他不敢教景順帝做事,但終究還要表達自己的目的。
只要順著他的話,稍微一想就知道。
他的目的,顯然不是讓馮一博倒臺。
只是想讓馮一博動一動。
那麼,目的就出來了。
他和他背後的人,想要的是禮部右侍郎這個位置!
想到這裡,馮一博算是有了一些眉目。
無他,說來說去,這是惦記上海外的事了!
難道是……
正在馮一博揣測對方的真實目的之時,又有人站了出來。
「既如此,那不如直接讓馮都尉和白侍郎調換一下,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