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突然間漲價行為我無法接受,如果貴公司擔心我買斷你們的專利之後授權給我們國內的其他企業,我們完全可以簽署一個備忘錄。
約定這些專利在授權之前,必須得到你們的認可。
否則的話,屬於違約的範疇。
只要我們簽署這樣的合約備忘錄,你們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對於張路而言,眼下的這些專利,對於當下的時空來說可有可無。
他需要的是這些裝置,只要把裝置搞到手是最重要的。
而至於那些專利,帶到2002年的時空,自然沒有任何違約的風險。
現在張路最擔心的,就是擔心自己收購完裝置之後,這些西方公司在裝置中增加一些後門程式。
尤其是直接後門需要實時聯網,時時刻刻接受西方公司的監督。
只要這些裝置想要執行,就必須實時的聯網得到對方的授權。
如果對方沒能及時授權,這些裝置就成了最昂貴的擺設。
張路對此也有所耳聞,據說國內買的最頂級的裝置,大多數都帶有gps定位跟聯網授權功能。
一旦這些裝置可以偷偷轉移,或者去做一些沒有得到授權的事情,哪怕是花著高價錢購買的裝置,也會被生產廠家進行鎖定。
一旦裝置鎖定,想要再次完成開機,一定是一個漫長的談判過程。
張路甚至擔心,如果這些裝置跨時空轉移,如果正式開機的話得不到授權,會不會出現完全鎖死的狀態?
不過,這些並不是張路擔憂的事情。
跨時空的轉運,的確會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風險,不過這應該在蘇安的風險管控設想之中。
對於張路的表態,晶片公司態度強硬,根本不會有任何緩和的餘地。
張路雖然明白蘇安很是急迫,很想得到這一套二十二奈米的生產線。可是張路在這關鍵時刻並沒有流露出慌亂,而是帶著幾位膚白貌美大長腿的美女,直接去向了紐約跟東京這兩個國際化大都市。
張路能夠猜到,自己收購歐洲這家公司一定面臨很多各方面的壓力。
為了讓這些人打消疑慮,讓他們覺得自己不會把生產線運回種花家。
張路直接跑到紐約跟東京,會見了當地一些晶片設計公司。
甚至在東京的時候,還去尼康參觀了他們的晶片生產線。
而就在這次的參觀之中,張路極盡表演之能,讓很多關心他的人都確信,張路有意購買尼康三十二奈米的生產工藝。
張路之所以讓外界感覺自己想要買尼康的三十二奈米生產線,就是要讓歐洲的這家公司明白,自己並不是看中了他們二十二奈米的生產工藝,而是看中了南非推出的科技產業園稅收政策。
隨便買一套晶片的生產線,只要還沒有在國際水準上明顯落伍甚至到淘汰的邊緣,就可以把生產線安排到科技產業園去光明正大的蹭稅收減免的政策。
果然,張路在參觀尼康生產線的第二天晚上,在東京的酒店裡接到了歐洲公司打來的電話。
對方明確表示,價格問題還有議價的空間,希望張路不要草率決定採購事宜。
然而,當張路詢問對方公司的最新報價時,對方公司明確表示四十億美金。
之前漲價十五億美金,從三十億達到了四十五億。
而現在,張路一招聲東擊西之後,對方雖然被迫進行了降價,可是這種降價顯然是一種敷衍。
“不好意思,貴公司的報價遠遠超出我的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