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奴和玉珠都是陳氏的妾,只能尊陳氏大婦小兕子為主母。
對於皇后和小兕子的禮遇,易奴也是感激涕零。
還有一群人對這個孩子的降生欣喜若狂,那便是養天祿等人。
畢竟這個孩子才是他們的靠山。
第二個兒子出生,陳景恪也放下了俗務在家陪伴母子倆。
不過這次他只在家裡帶了五天就離開了。
不是不重視這個孩子,而是有另外一件大事讓他不得不離開。
那就是鐵軌終於鋪設好了。
騎著馬一路趕到書院,他還特意沿著鐵路走的。
從長安城西南的延平門一直到書院,再到工廠區,共二十里的距離,架設大小橋樑十三座。
全部是硬化路面鋪石子,上面墊枕木,枕木上架設鐵軌。
如果不看周圍的環境,僅僅看這條鐵軌,還以為重新穿越回了二十一世紀。
一路到達書院,在這裡見到了李泰、程懷亮以及眾師生和書院工作人員。
陳景恪來到眾人面前,直接問道:“如何?”
李泰興奮的道:“成了。”
陳景恪慎重的道:“確信不會出問題?火車的事情萬眾矚目,這第一炮我們必須要打響。”
李泰肯定的道:“你放心,保準不出問題。我們造了兩輛火車頭,前邊一輛末尾一輛。”
“一臺出問題了還有另外一臺,不可能兩臺都出問題。”
陳景恪這才露出笑容,道:“好,大家做的不錯。”
然後他就親自去參觀了那輛火車。
因為是小型火車,車頭只有六米長,共有十節車廂,五節載人五節拉貨。
載人的車廂很像前世那種綠皮火車,還很奢侈的安裝了玻璃窗戶。
為了保險起見,這輛火車前後各有一個車頭。
這麼做還有個好處,省去掉頭的麻煩了。
去的時候啟動前邊的車頭,回來的時候啟動後面車頭即可。
這兩輛車頭的速度並不是很快,一檔最快時速在十里左右,二檔在二十里,三檔在三十里左右。
不要覺得慢,前世火車剛出現的時候時速只有七八里,持續了數十年才進入兩位數時代。
陳景恪拿出的是較為成熟的蒸汽機,最快時速能達到三十里左右,已經很快了。
參觀了一圈之後,陳景恪滿意的道:“很好,二郎你隨我一起進宮請陛下來參與火車啟動儀式。”
“懷亮帶領大家把火車在仔細檢修幾遍,確保不會出問題。”
“等晚上長安城門關閉之後,趁著天還沒黑把火車開到延平門車站,明天我們在那裡發車。”
程懷亮說道:“交給我好了,保證把一切都準備好。”
之後陳景恪和李泰一起去了皇宮,邀請李世民參加明天的火車啟動儀式。
李世民對火車的製作進度一清二楚,早就知道已經制作成功,但聽說終於可以啟用了,也是非常高興。
當即就讓人去通知在京的文武百官,明日一早前往延平門參加啟動儀式。
很快長安城的百姓就知道,傳說中的火車明天就要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