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興奮之餘,也都期待著明天的到來。
修築鐵路這麼大的事情,自然是瞞不住人的。
可以說從一開始全長安的人都在關注著這條奇怪的道路。
畢竟費勁巴拉的鋪設石子,還把好好的鐵鋪在路上,大家想不好奇都難。
百姓還只是單純的好奇,官吏們著都想瞧瞧這鐵路到底又和神奇之處,值得花費這麼大的投資。
當天晚上,張士貴就派遣一支禁軍前往延平門外做安保工作,皇帝出行可不容許出任何問題。
出於安全考慮,李世民並沒有直接說去乘坐火車,只是說去參加剪綵什麼的。
鐵路太容易被人做手腳了,不能讓人提前知道這個訊息。
第二天,城門剛開啟,早就得到訊息的百姓就紛紛跑到鐵軌兩側來看熱鬧。
對此陳景恪早有防備,護路隊全體出動,還動用了禁軍沿途看守,不允許百姓靠近鐵路。
沒多久李世民就帶著皇后和一眾文武大臣,還有部分民間的賢達之士,一行百餘人來到這裡。
老百姓見到皇帝自然非常興奮,也不知道誰起的頭,開始山呼萬歲。
李世民先是帶著人參觀了火車站,然後才來到火車前。
眾人都是第一次見到這種鐵疙瘩自然非常好奇,更多的是懷疑這玩意兒竟然也能跑動?
眾人可不只是觀察火車,還檢視了後面車廂上面裝載的貨物,確定所有車廂都是滿的才滿意。
同時這也是給群臣看的,讓他們知道火車上到底都裝了些什麼。
看到平時需要幾百輛馬車好幾天才能拉完的東西,就這樣堆放在五節車廂裡,不少人都嗤之以鼻。
他們不信這個所謂的火車真的能拉這麼多東西,估計一會兒就要出醜了。
然而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李世民忽然提出要讓所有人和他一起乘坐火車去體驗一下。
這可把其中一部分人給嚇壞了,又不敢說不去,畢竟皇帝都去了你敢說不行?
只能用火車太危險,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等等理由勸阻李世民上車。不少人甚至還罵陳景恪蠱惑君父涉險什麼的。
只要皇帝不上車,他們就可以不去了。
但李世民早就拿定了主意,豈會被他們勸住,直接撂下一句你們要是害怕就隨意吧。
說完轉身就在陳景恪的帶領下登上了提前準備好的那一節車廂,長孫無垢、房玄齡、李靖等人也轉身跟了過去。
這下他們實在沒辦法了,只能戰戰兢兢的也跟了上去。
李世民乘坐的是第二節車廂。
第一節太靠近火車頭噪音比較大,再說皇帝的守衛工作也要做好,第一節車廂和第三節車廂坐的都是禁衛。
車廂裡面已經臨時鋪上了地毯準備好了茶水點心什麼的。
不過這種本來就是普通的一百座車廂,設計的時候就很簡陋,再怎麼佈置也都是那樣。
但李世民等人第一次乘坐這種工具,這裡面的一切對他們來說都很新鮮,不停的四處走動,見到什麼都好奇,東問西打聽個沒完。
陳景恪耐心的一一給出解答。
很快車頭那邊傳來訊息,一切準備就緒是否可以啟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