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河看到不斷有學者上臺,這些年紀更大的學者,只是介紹自己的學派,他們談論的東西非常保守。
他聽的有些昏昏欲睡,這種堪比八股文的東西,根本無法讓他觸類旁通。
蘇河正在打瞌睡時,他立刻被一句話驚醒。
“亞聖孟子有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這種言論在任何一個王朝,都是被皇室極為警惕的言論。
他看到這是一個年輕學者,聽著他還要說些什麼?
“皇帝的權力太大,出現明君那是國家的福分,但歷史上明君有幾位,絕大多數都是昏君。
為了防止昏君誤國,我們必須要限制皇帝的權力。”
這名儒家學者還沒有說完,立刻就有一名老者快步衝上臺,把他拉了下去。
有一名中年人站了出來,他憤怒的說道:“黃毛小兒,胡言亂語。
我是人文大學法學院教授李文韜。
今天給大家介紹,我們這一派的治國思想。”
李文韜看到臺上有人在公開場合宣傳,限制皇帝的權利。
喊幾句民為貴,不會出現問題,提出這個想法,那很可能會碰觸禁忌。
他立刻站出來,消除這些話的影響。
要不然今天的事情傳到皇帝耳中,在場的學者,所有人都會喪失前途。
李文韜聲音洪亮的說道:“律法就是秩序。
從人類矇昧之時與民約法,到有成文的法條出現。
這代表著秩序逐步被建立。
只要朝廷維護法律的公平,朝廷就能有序的發展。
凡是破壞法律的人,那都是亂臣賊子。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我希望今後所有法家弟子,都能維護律法的公平公正。”
蘇河聽著李文濤的法家思想,這人學問不高,但有著一股正氣。
隨後又有墨家、縱橫家等學者上臺。
這些學者講述他們的學問,所說的思想,有一定的推陳出新,但感覺與時代脫節。
蘇河推動諸子百家思想再次復甦,他是想再現百家爭鳴的場景。
現在看來,取得的效果不算好。
這些人搞出來的諸子百家思想,蘇河總感覺其中有一股暮氣。
一名穿著布衣的年輕學者想要上臺。
臺下有人呵斥道:“李文秀,你既不是諸子百家學派,又不是人文大學的學生。
你一個工程學院的學生,不去造你的腳踏車,為什麼要來參加屬於我們學者的聚會。”
他語氣毫不留情,可見與李文秀,有著極深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