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秀沒有理會這個人,憑他強壯的身體,硬擠上了臺上。
他無視臺上正在準備發言的學者,用手指著臺下說道:“你們年紀不大,思想已經是老古董,只知道照本宣科,不看社會的變化。
古代是什麼樣,那時是隻有貴族識字,官位代代相傳的時代。
百姓們根本不會了解這些思想,只知道埋頭種地。
古代先賢思想的核心,就是為了維持官員群體的穩定,根本不在乎底層百姓的死活。
其中以儒家效果最好,成為所有王朝的選擇。
法家代表著秩序,約束底層的百姓,這才有了外儒內法,法家有機會代代傳承。
看著歷朝歷代,底層百姓的生存狀態,就知道我所言不虛。
現在是什麼時代,是所有人民智大開的時代,朝廷已經不再採納愚民政策。
已經擺脫愚昧的百姓,他們不會相信你們的思想。
前往各地做生意的商人,他們不會相信你們的思想。
工廠裡的工人,他們不會相信你們的思想。
只有部分官員,喜歡你們這些思想。
你們這些老古董,全都過時了。”
臺下的眾多學者,聽著李文秀的發言,有人氣的直哆嗦。
很多人在臺下怒罵,準備把李文秀趕下臺。
蘇河給侍衛們示意,讓他們過去維持秩序,他準備聽一聽李文秀的學說。
李文秀看到臺下只是怒罵,連一個把他趕下臺的人都沒有。
他狂笑兩聲道:“你們這一群鼠輩,只是寫幾篇不明所以的文章,就以為自己的本領極大。
眾人皆醉我獨醒,我才是時代的弄潮兒。
我發現先賢的思想,全都是恥於言利。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利之一字,道盡了世間百態。
利民,利國,利天下,以利治國,才能築就大華王朝萬世不朽的根基。”
李文秀語速極快,他分別從利民,利國,利天下三個方向,闡述著他以利治國的思想。
李文秀剛說完他的思想,立刻就有學者忍不住。
他們高喊著:“君子厚德載物,怎能以銅臭治國,小人才言利。
真讓這小子得逞,朝堂上全是貪官汙吏,不會再出現為民請命的人。”
很多人極為憤怒,想要衝上臺暴打李文秀。
李文秀看到自己惹了眾怒,他機靈的跳下臺,憑藉強悍的身體,從人群中擠了出來。
蘇河看這些學者的學生,他沒有發現賢才,但這些人的學說,為他提供了一些靈感。
特別是李文秀的學說,對蘇河的觸動極大,讓他放下了對資本的成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