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明鹿鼎記 > 【0950 先大宴同僚再拜訪岳父】

【0950 先大宴同僚再拜訪岳父】 (第3/5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開國皇帝的小公主 隕神記 末世全能劍神 [英美娛]搖滾情史 [鬼滅]千裡 從無限開始征服萬界 世嫁 獸世:星際萬人迷警報 快穿之在年代文裡做自己 快穿之小公主的異世之旅 穿書假千金作威作福 穿成惡毒反派後,全員重生了 綜影視之為你而來 蜉蝣託我觸青天 讀心吃大瓜,炮灰們集體發瘋啦! 賭我做個好神明 路人甲,但相親相到主角 重回九零好時光 全星際都在等我掉馬 驕美人[九零]

崇禎年間天災大旱,救災不力釀成農民大起義也與國庫不足有關。

至於後期加徵“遼餉”、“剿餉”、“練餉”等“三餉”導致矛盾激化,加速明朝滅亡,無不與財政危機有關,至於最後“闖王”迫近京師,因軍餉不足而延誤調兵入京,更可見危害之深。

從常理來講,崇禎在李自成兵迫京師的緊要關頭,社稷將亡之日,若有餘財,何須要百官“納捐”,最終延誤調兵。這是不符合常理的。

李自成入京時,國庫與皇家內庫已俱空。

明代的財政危機為何此般嚴重,很大程度上是一項重要財政來源的流失,即軍屯體系的破壞。

明初的軍屯體系曾有力的保證了軍費支出。

明代永樂元年,全國軍屯田子粒兩千三百多萬餘石,而當年全國稅糧不過三千一百餘萬石,軍屯田收入佔全國稅糧的百分之七十多。

而不幸的是,軍屯體系自明中葉以來逐漸被破壞,早在弘治年間,兵部尚書馬文升就指出,“屯田政廢,冊籍無存。上下因循,無官查考。以致衛所官旗、勢豪軍民侵佔盜賣十去其五六,屯田有名無實。”

原本由軍屯負責的軍費開支,自明武宗正德以後俱從國庫支出,這意味著從此之後,不僅減少了一項巨大的財政收入,軍費開支成了國家財政的沉重負擔,而且以此之後,由於軍餉需要國家調撥而不能就地取餉,軍屯體系下軍餉主要來源於軍屯田收穫。

軍餉及時發放的可靠性大大降低。

從此之後,明王朝常有“打不起仗”的憂慮。

“萬曆三大徵”,僅援朝之役就耗資700萬兩,寧夏之役耗資200萬兩,擂州之役耗資至少200萬兩。

後來的遼東戰事、國內民變,無不在大量消耗軍費開支。

天啟、崇禎年間因軍餉不能及時發放,兵變時發,兵士索餉譁變,遍及各地軍衛。

明末農民大起義前期實力最強大的“闖王”高迎祥所屬部隊,多由明軍變節而來,就是軍餉不發的惡果。

拖欠軍餉甚至影響到了遼東,崇禎元年,遼東兵變,又是因軍餉所為。

而崇禎十七年,因湊不齊一百萬犒軍軍餉,而延誤了調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入京,則又是放棄了明王朝的最後一顆救命稻草。

設想若軍屯體系未廢,軍費充裕,足以自給自足,又豈有此憂。

百年前軍屯廢馳的惡果,終於天啟、崇禎年間體現。

無論如何,明朝正統王朝直接滅亡於明末起義軍,殘部勢力滅亡於清軍。

與農民起義軍和清軍的長期兩線作戰是明朝滅亡的直接原因。

崇禎帝夙興夜寐,勤於政事,不是一箇中國傳統史學中“亡國之君”的典型形象。

但遭遇內憂外患的現實局面,內有天災大旱,以及以此為誘因而起的農民起義軍,外有遼東後金八旗鐵騎。

明末戰事常常出現兩大憂患交替之勢。

明朝單獨對後金時,曾取得了一定的勝利及戰略優勢,如天啟年間的“寧錦大捷”。

但隨之農民軍在黃土高原不斷發展,明末農民起義軍的發展壯大,無疑有加派“遼餉”“練餉”以及“剿餉”的因素,“三餉”無疑大大加重了底層民眾的負擔。

而為了支撐遼東戰事而消耗的人力、物力、財力,最終將轉嫁於底層民眾。

同時,為支援戰爭,也分流了對救災的投入。

因此,可以說,明末民變與遼東戰事有緊密的間接聯絡。

而明朝的兩線作戰,使其不能專注於一處。

農民軍有幾次在明軍的圍剿下瀕臨絕境之時,均恰逢清軍再次進攻京薊,因而得以恢復發展,當然這不是主要原因,最終被由農民軍內部攻破首都而滅亡。

而在遼東戰場上,崇禎十四年的松錦大戰之敗,使得其“九塞之精銳俱失”,十多萬精銳部隊陣亡沙場,遼東從此僅剩吳三桂所屬的三萬步騎兵,關寧防線徹底崩潰。

也讓明王朝喪失了最後一支完整的精銳部隊。

當然,當時的形勢下,也難以避免兩線作戰。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帝都劫 月落千年 大明:我爹是朱元璋 義大利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