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弟遵命!”
林紹璋是太平天國廣西老弟兄,王靖元沒有那樣的資本,自然得不到東王的青睞。無論是東王還是後期親政的天王,幾乎都偏重廣西人,但自定都天京之後十一年,安徽一直都是天國的兵源地,蓋天國軍中有“廣西檢點安徽兵”之說,後期更是遍封廣西老弟兄為王,江南人卻寥寥無幾。一方面是因為江南人參加太平天國較遲,另一方面則就不能不說天國高層的地域偏見。
天王詔書下到浦口,官升四級的林紹璋是喜上眉梢,急忙著去天京東王府謝恩,順便直接上任,而許宗揚則悻悻地去守朝陽門一帶。王靖元也與黎振輝、彭奕嵩兩位上級告別,他意料到自己被封了右八軍帥。兩位老上級沒他那麼好運,手下兵沒了也沒升官,詔諭讓他二人率部就地助守浦口。不過他二人也是實誠人,不待王靖元向他們討要,大大方方地將後營殘部兩百人全撥給了王靖元,讓王靖元好一陣感激涕零。
次日,王靖元被召回了天京,奉命到翼王府述職。自從攻破水西門之後,這還是頭一次有時間欣賞這六朝古都,詩云:“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洲”。詩中佳麗!傅善祥算是一個,只是自那夜離別之後,靖元無緣得見,軍中可是嚴禁擅自離營的。帝王嘛,洪秀全未稱帝,但也與皇帝無異,只是這個皇帝有點昏!
天京城並沒有看到繁華的景象,倒是冷颼颼的西北風讓人有些涼意,只有過了大中橋才有些人氣。在中正街上,一幢高大的門樓鶴立雞群地矗立在大街上,樓後龐大府第正在建設著,其規模之大使人不得不拆去附近半條街的民宅,一問才知道這是北王韋昌輝的府第。在為韋昌輝蓋房子的有太平軍士兵,也有普通百姓,其中大多數都是婦女,或許傅善祥也在裡面,靖元兩眼瞅了瞅,人太多了看不清楚。
與正在修建的北王府相比,位於城北青溪里巷的翼王府就顯得寒磣了,沒有高大的門樓,院牆也是舊的。縱觀金陵諸王,唯有翼王最賢,簡約愛民這才是靖元心中的明主,如若翼王為帝,這太平天國還毀滅嗎?剎那間一個瘋狂的想法出現在王靖元腦海中,廢天王立翼王!
翼府承宣並沒有帶王靖元進主廳,而是進了一旁的偏廳。王靖元見一頭戴金冠、面目清秀的年輕人正坐堂上,左右各有一妙齡女子執盞奉扇,身後鼎香嫋嫋,恍若神仙。王靖元知道,那正是天國的第四位——翼王。
“卑職右八軍帥黃靖元拜見翼王殿下,殿下五千歲千歲千歲千千歲!”
“起來回話吧!”大神開口了。
王靖元弓著腰板,不敢直視這位名留青史的名王。堂上兩側各坐著數員翼殿高官,而其身後則是數十名翼殿親信,濃重的氣氛讓靖元有點侷促不安。
“六合一戰,你打的不錯,昨日本王在東王殿下面前舉薦了你,東王封你個軍帥。”
王靖元拜謝道:“卑職拜謝東王九千歲拔擢之恩,拜謝翼王五千歲賞識之恩……”
“且慢……本王見你允文允武,有心留你在翼殿供職,你看如何?”
王靖元一聽,翼王親自招攬,頓時慌了神,不由自主地抬頭朝堂上看了看,那個比自己還小的年輕人正朝著自己微笑。翼王,太平天國的最高層人物,名垂青史的英雄,正在向自己招手,能拒絕嗎?王靖元猶豫了。
“怎麼,看不上翼王府嗎?”見他猶豫,翼王笑著說道。
“啟稟殿下,翼王府天國福地,人才鼎盛,旁人求都不求不來,卑職怎敢忘乎所以?只是卑職才少位卑,且出身行伍,不懂得甚麼規矩,恐怕會妨礙了殿下的大事。卑職願血染沙場,為天國盡心,為天王盡忠,為殿下盡力。”
聽王靖元如此說,翼王有些尷尬,不過轉瞬笑道:“哈哈,好個盡心盡忠盡力,天國就需要你這樣有擔當的好將領。你去吧,回頭到春官正丞相衙上聽命。”
“謝翼王,卑職領命。”王靖元看著有點失望的翼王,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心裡暗下決心,一定不讓翼王失望。
覲見過翼王之後,自有翼殿吏部的承宣引王靖元去那春官正丞相衙。說起這翼殿吏部,王靖元倒是覺得奇怪,這天國裡五個封王中,除了西王、南王不在了,這東王、北王、翼王各人手下都有六部官員,各部長官也都叫尚書,反倒天王府卻沒設定六部。自古都是君主集權專制,像這樣強臣弱主的,唐宋元明清沒一個王朝出過這種事。太平天國的官制混亂,建國之初就體現出來了。比如王靖元將要拜見的春官正丞相。
丞相一職起源於戰國,至明太祖朱元璋黜殺胡惟庸,有一千五百年之久。丞相典領百官,輔佐皇帝治理國政,無所不統。歷史上良相名臣頻出,呂不韋、蕭何、曹操、諸葛亮、文天祥……,才智名望無不冠絕天下。但丞相身為皇帝股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往往都是居於廟堂之高的文官。但是太平天國的丞相卻多是領兵的武將,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元不用說,這胡以晃也是統領一軍的大將。
春官正丞相衙是衙不是府,太平天國規定只有王爵府邸才能稱府,而丞相府則稱衙,至於丞相以下連開衙的機會都沒有,只能住在大營裡。天國定都以後,實行男女分營,這偌大的天京城能與家眷同居的,除了諸王,就只有天官正丞相秦日綱、春官正丞相胡以晃這二人,只因他二人在永安封王時,便已高封丞相。胡以晃執春官事,又是起義元勳,天國之內,諸王以下,除秦日綱外,獨他最尊,其衙開在府東街右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