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畿,山城國。
防衛森嚴的城堡內,身穿和服的細川高國正與一名身穿莽龍袍的男子對面而坐,二人身旁的茶案上煮著一壺熱茶,蒸騰的水汽讓細川高國的看起來更加陰沉不定,但清新的茶香卻充斥房間。
男子端起面前的茶碗輕輕啜了一小口翠綠的茶湯,而後閉上眼睛細細品味,良久後稱讚一句:“滋味芳醇,飲後爽朗舒暢,狹山茶與我大明碧螺春倒有幾分相似。”
細川高國忙擠出幾絲生硬的笑容在臉上恭維道:“讓魏公公見笑了,天朝的碧螺春清香優雅,鮮爽生津,山野粗茶怎能比肩。”
原來,此人正是奉正德之命前來日本追捕朱訓楨等人的司禮監掌印太監——魏彬。
魏彬輕輕放下茶碗,打住了品茶的話題正色道:“管領大人,我的提議你考慮的如何?”
細川高國臉上擠出的幾絲笑意悄然退卻,語澀道:“魏公公,當年我親手將足利義澄將軍驅逐出京畿,如今讓我與其子聯手,恐怕......”
魏彬淡淡一笑,說道:“細川管領,當年你們各為其主,戰場上哪能容得下私情?只是今時不同往日,如今天皇在那賊首的遊說下要與足利義稙將軍聯手,如果他們再獲得其他大名的支援,恐怕你這個管領之位......”
見細川高國臉色越發黑重,魏彬頓了頓又說到:“但是你也不用過於驚憂,畢竟天皇與足利將軍現在都勢力垂弱,只要我們與足利義晴及他的追隨者結盟,必然能挫敗那賊首的陰謀,到時無論是想換新的將軍,還是繼續控制足利義稙,都任你心意。”
細川高國一陣權衡後,只能認同魏彬的意見,重重“嗨”了一聲,將此事答應下來,魏彬臉上的笑意變得更加燦爛。
日本,京畿,玉湯泉。
面色冷峻的朱訓楨出神的望著閣樓外的夕陽,連紫瑤走進房間也沒有絲毫反應。
紫瑤輕輕走到朱訓楨身邊,將他面前的涼茶倒掉,換上一壺熱茶,然後也靜靜坐在案前,一同看著窗外的夕陽。
二人從日落西山一直坐到月上樹梢,紫瑤才輕輕說了一句:“我這有一個壞訊息和一個好訊息,你想先聽哪個?”
朱訓楨連頭都沒動,淡淡回到:“先說重要的那個。”
紫瑤無奈的撇撇嘴,接著說到:“壞訊息是正德手下的司禮監掌印太監魏彬,已經聯合細川高國與11代將軍足利義澄的兒子足利義晴,準備發動政變,將足利義稙逐出京畿。”
朱訓楨聽後眉頭微皺。
足利義稙雖名為幕府將軍,但手下軍政大權卻被擔任管領、侍所等職位的重臣把持,這些重臣甚至還形成輪流擔任管領之位的三管領家族與輪流擔任侍所頭人之位的四職家族,把幕府將軍的大部分權力架空。
之前足利義稙還能利用幕臣之間的矛盾維持微妙平衡,但由於大內義興藉故回國,現在擔任管領之位的細川高國已是幕府中實權的掌控者。朱訓楨在心中默默盤算一下雙方的實力對比,天皇一系除了有忠心耿耿的武衛家斯波氏,還有一些散落在寺院、民間的力量,整合起來確實不容小覷。
而足利義稙先後與大內義興、細川高國等人鬧翻,如今只有田山尚順和同樣被家臣架空的山名誠豐和一色六郎表面上還聽從將軍號令,但其手下的家臣,卻難以判斷是否足夠忠心。
至於對手細川高國,作為攝津、丹波、山城、贊岐、土佐五國的守護大名,手下兵強馬壯,尤其是攝津、山城兩個畿內國,對京畿的天皇與將軍虎視眈眈,隨時可能舉兵造反。
日本的戰國時代,根據天武天皇所創的“五畿七道”行政分割槽,共分為六十六個令制國。所謂令制國,相當於中國古代地方單位中的州、道,亦或是行省的行政單位。而畿內國,是指京畿區域內的五個令制國,具體為山城、大和、河內、和泉、攝津。
除細川高國控制的攝津、山城外,其餘三個畿內國分別被田山氏等豪族把持,也並不聽從將軍號令。
朱訓楨在心中盤算,若想搏回目前的劣勢,只有從京外引兵入畿,但誰才是合適人選?
誰才是合適人選?幕府中的足利義稙此時也在思考這個問題,面對細川高國的步步緊逼,足利義稙知道只有從東山道、東海道、西海道、南海道、北陸道、山yin道、山陽道這七道的令制國引兵入京,自己才有翻盤的機會。
足利義稙甚至向藉故離去的大內義興發出過邀請,但老奸巨猾的大內義興怎會在這種時候來淌這趟渾水?此時,另外一個更加合適的身影,已經在足利義稙的心中逐漸浮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