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
由於專業壁壘的緣故,徐雲對於渦度的瞭解到這裡也差不多就完了。
至於再進階的相當位溫、假相當位溫、潛熱、感熱、輻射這些概念.....
你想讓徐雲解釋一下它們的含義倒是沒什麼問題,但再深入的推導就純屬痴心妄想了。
不過沒關係。
到了眼下這一步,葉篤正顯然已經進入了「悟道」的狀態。
以這位華夏現代氣象學主要奠基人的能力而言,剩下的環節哪怕不需要徐雲幫忙,他一個人多半也能搞定。
更別說他的邊上還有陶詩言這位天氣動力學的頂尖大老存在呢。
因此很快。
葉篤正便開始自己推導起了後續步驟。
「溫度的支配方程是DT/Dt=α∇²T......」
「那麼溫度場的方程自然就是DT/Dt=∂T/∂t+u∂T/∂x=α∇²T......」
「根據流體靜力平衡和溫度直減率可得.......」
「詩言兄,你覺得這裡改成分段函式轉折點壓強如何?」
「正合我意......」
二十多分鐘後。
葉篤正在紙上寫下了另一道算式:
D/Dt(jSij−v(∇]。
而在見到這道算式的時候。
徐雲裹在繃帶下的表情也隨之一鬆。
呼......
他的任務算是完成了.....
想必聰明的同學也看出來了。
沒錯!
葉篤正此時寫出來的式子,正是渦度擬能方程。
它來自上頭對流導數與的標量積,是對於定域分佈的渦度。
其中最右邊的散度項通常積分為零,和腦子一樣不太需要。
右邊剩下的兩項分別對應透過渦線拉長產生渦度擬能,以及因為粘滯力損耗的渦動擬能。
從這個式子可以直觀看出渦動擬能就像力學能量一樣,可以被摩擦力耗散掉。
這個公式在後世討論湍流的時候會被反覆提及,算是一個標識型的公式。
更重要的是.....
眾所周知。
大氣擴散屬於湍流擴散,目前有三種廣泛的應用理論:
梯度輸送理論、
湍流統計理論、
相似理論。
而這個式子便是湍流統計理論的重要核心,後世在這個基礎上誕生了一種叫做RF的模型。
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