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從中科院原子能所成立了一個以錢皋韻為組長、代號“真空閥門”的小組著手開展擴散分離膜的研究。
這種擴散分離膜又根據型別,分成甲種和乙種兩類。
甲種是管狀,乙種是片狀。
前者的分離效率和製作成本都要遠高於後者,但二者的製造工藝非常類似。
也就是掌握了乙種的製造後,甲種分離膜突破基本上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因此兔子們在“真空閥門”小組成立的時候就做了個決定:
先攻克乙種,後攻克甲種。
順帶一提。
錢皋韻他們取的乙種樣片都是毛熊專家離開前遺留下的殘片,另外部分研究裝置也都是毛熊離開前留下來的——倒不是因為他們好心,而是因為兔子已經付過了錢.....
不久前。
原子能研究室下屬的615所在粉末製備和鑄膜液上取得了突破。
數日後。
楊承宗等人負責的分離膜元件也取得了進展。
因此錢皋韻便立刻帶著裴麗生等人趕赴504廠,準備對乙種樣片進行執行測試驗收。
如果樣片核驗透過。
那麼兔子們在原料上的壁壘將會被打破一大半,誇張點說甚至可以講是一馬平川,只要等221廠那邊的理論突破就行了。
此時此刻。
玻璃邊上。
楊承宗依舊是眯著一隻眼,伸手指了指玻璃內的裝置,介紹道:
“錢主任,為了保證這次實驗足夠精確,我們還將在過程中啟動廠內唯一一臺進口的氣體擴散機。”
“這次它的雙模壓縮機和冷卻器都會開啟,配套的離心機總共有1100臺,至於乙類樣片的總數大概是4000片,總成本超過五萬塊。”
“幾個模組的組合下,大致可以模擬出一次比較標準的鈾濃縮過程了。”
“至於對外我們則是宣稱要進行一次石油提煉,金城方面的同志已經協調好了相關電力資源,安全性方面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錢皋韻摸了摸下巴,再次審視了一番玻璃內的裝置,問道:
“承宗同志,分離膜元件的精度可以保證達標嗎?”
“當然可以。”
楊承宗聞言轉過頭,用視力還算正常的左眼看了看錢皋韻,笑著說道:
“錢主任,我們已經破譯了毛熊人留下的那套數位器裝置,生產出來的交換膜的精度和結構都和毛熊方面無異。”
“不過毛熊的東西雖然皮實,但細節上還是不夠優秀。”
“比如說回饋器經常顯示弱光,不過最後的數顯裝置倒是一切正常。”
錢皋韻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次驗收測試是二機部、中科院、冶金部鋼鐵研究院粉末研究室和中南礦冶學院新材料研究室的四部門聯動,無論是人力物力還是財力的投入都很高。
畢竟除了4000塊樣片之外,電力和裝置的工損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因為鈾235與238之間的理論分離係數約為1.0043,但實際上大概只有1.003。
要想分離出鈾235,就需要將大量的擴散分離機串聯起來,逐級提高鈾的富集程度。
例如這次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