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彈可以使用兩種爆炸物,分別是鈾235和鈽239。
其中鈾235的難度更大一些,但效果和價效比都要高於鈽239,而且高的還不是一點半點兒。
後世大家想必都知道,兔子們第一顆原子彈使用的是鈾235這玩意兒。
但實際上呢。
在整個原子彈的研究過程中,兔子們在原材料的選擇方面,並沒有很多人認為的那麼果決。
甚至在專案開始後,都有一些聲音認為可以考慮緊急改路,去使用鈽239製備原子彈。
如果用一個比例來劃分。
截止到目前。
兔子們大概有80%的資源與決心用於鈾彈的研發,剩下的20%則是作為後手在籌備鈽彈。
例如在去年的2月份。
兔子們就在祁連山動土修建了國內第一座石墨慢化輕水鈽生產堆,代號叫做02b。
不過後來由於鈾彈研發接連取得突破,這個專案一直到八年後的熱核裝置實驗才正式開始提供原料。
當然了。
那是很久很久的以後的事情。
在眼下這個時期,兔子們對於未來還是有些不確定的。
其中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
濃縮鈾的提取實在是太難了。(注:之前不確定這方面能不能寫就沒提,不過和原單位打報告問了一下,被告知07年就解密了,所以可以寫出來,當然一些敏感的原理我會模湖甚至杜撰資料,不建議在家模彷)
早先提及過。
天然鈾礦石中只含有0.7%的鈾235,而原子彈的核燃料需要鈾235的濃縮度在90%以上。
因此想要研發原子彈,就必須要提高鈾235的濃縮度。
眼下這個時代最具代表性並且已經成體系的濃縮法,叫做氣體擴散法。
它的原理很簡單:
待分離的氣體混合物透過裝有擴散膜的裝置的時候時,使較輕分子和擴散膜碰撞的機會比較重的分子多,從而可以實現一定程度的分離。
可問題是.....
鈾235和鈾238間的質量差別甚微,分離起來太難了。
即使在理想情況下。
經一次擴散,濃縮度也只提高千分之四,實際效果比這個數值還要低一些。
因此要獲得鈾235濃縮度90%以上核燃料,最少都需要透過幾千級的擴散過程。
除此以外。
整個擴散過程還有一個最核心的技術需要突破,它便是......
多孔擴散分離膜的製造。
這種分離膜由耐六氟化鈾腐蝕的金屬做成,上面有無數讓氣流透過的微孔,要求均勻而密集。
截止到目前。
國際上掌握這項技術的只有海對面、毛熊和約翰牛三家,其中約翰牛還是抱了海對面的大腿。
為了能解決這個技術壁壘。
一年前的5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