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操作員的話。
梶田隆章深吸一口氣,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語氣勉強保持了往日的和藹:
“請開始吧,松田君。”
光頭男子利索的哈依了一聲,飛快的輸起了指令。
片刻過後。
一個由42條束流線組成的1/4波長超導原型腔飛速開啟,一束鉛原子核以極快的速度瞬間飛出。
並且在多彎消色差透鏡的增持下。
短短十萬分之一秒內,它們便再次獲得了一次加速。
十萬分之七秒後。
它們飛速的穿過了一個強度為2.6t的大間隙高場強超導扭擺器,開始了小角度的散射。
很多90或者00後在童年時期,應該都玩過一種長度大概二十多厘米、跟繩子差不多細、可以拿來甩著轉圈的廉價煙花。
此時此刻。
這些散射的鉛離子便如同被揮舞著的煙花焰心一般,在牛掰器的作用下開始了飛濺...或者說散射。
而當兩束‘煙花’同時開始轉動的時候,一個小機率事件便發生了:
有些火花會碰撞在一起。
這些碰撞的‘火花’在撞擊後存留下了對應的灰盡殘餘,這些殘餘迅速被檢測裝置記錄了下來。
早先提及過。
電子的軌跡無法透過預先計算出來,只能透過一個雲室來進行分析,屬於一種機率模型。
中科院給出....或者說徐雲端計算出來的這條軌道,也是一條機率數值。
只是機率相當的高罷了。
因此很快。
在按照對應的機率軌跡索引後,梶田隆章等人的面前便出現了一副能級圖。
梶田隆章的目光在圖表上停頓了幾秒鐘,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巴。
作為曾經獲得過諾獎的頂尖大老,梶田隆章只用數秒鐘便做出了一個判斷:
&nev,比中科院給出的數值低點,但依舊是電中性介子的性質.....”
“但4685∧超子體內自身擁有一顆π介子,不可能會再出現一顆相同的微粒,加上微分寬度的積分資料來看,它的自旋也必然是半奇數。”
“所以.....果然是一顆移動方式很特殊的粒子嗎?”
不過很快。
還在感慨中的梶田隆章忽然想到了什麼,原本還算澹定的臉色陡然一變,對身邊的助手問道:
“飯村君,完成訊號反饋給中科院那邊了嗎?”
名叫飯村的副手是個穿著格子衫的平頭中年人,聞言很是古板的雙腿併攏,朝梶田隆章一鞠躬:
“梶田先生,訊號已經傳給中科院了。”
“我們排名第幾?”
“第四名,排在我們前面的是荷蘭的來頓低溫實驗室,第一的是海對面的勞倫斯輻射實驗室。”
“呢?”
“第七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