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潘院士這番話。
現場不少人下意識扭了扭身子,臉上再次閃過了一絲不自在。
雖然明知道這是中科院的陽謀。
但對於諸多國外機構來說。
在鈴木厚人開口....或者說從座位上站起來的一瞬間,便註定了他們無法避開科院挖出的大坑。
現在他們只能祈禱中科院的成果在實驗流程上成功率沒那麼高,或者質量上相對沒那麼硬。
否則......
這一次所有的參會機構,都會成為中科院登神長階的一塊石磚。
“.......”
在各個機構的訊號接入後。
潘院士扶了扶面前的麥克風,繼續開口道:
“現在最後確認一次,請各機構同行將加速器電源啟用,完畢請按下指示燈。”
唰——
所有紅燈齊齊變成了綠色。
潘院士面色不變,待工作人員將綠燈復位回紅色後,繼續說道:
“很好,接下來請接通束流管,發射鉛離子束。”
“傾角數值為12.8762度,標量場?4,量級50gev,費曼路徑積分表示式為......”
“離子束對撞時間為10分鐘,噴柱擷取七個峰位,機率軌道如事先螢幕所示,現在各位可以開始了。”
話音剛落。
大部分影片裡的機構便開始忙碌了起來。
距離蓉城數千公里外的霓虹。
岐阜縣。
飛騨市。
茂住礦山深處1000米。
神岡實驗室總部。
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梶田隆章正站在主控臺前,看著操作員在往裝置中輸入各種係數。
這個外表與霓虹知名男優結城結弦有幾分相似的小老頭,此時早已看不出往常笑吟吟的輕鬆感。
取而代之的。
則是一片固若磐石的嚴肅,以及一絲......
若有若無的擔憂。
幾分鐘後。
一位光頭操作員停下噼裡啪啦的手指,恭敬的對梶田隆章道:
“梶田先生,資料已經輸入完畢了,現在開始對撞嗎?”
神岡實驗室的超級神岡探測器雖然主要用於檢測中微子與探尋暗物質,做不了太高能級的粒子碰撞——畢竟沒有那麼長的管道嘛。
但中科院提供的資料卻並不算特別超限,以神岡實驗室的儀器儲備,完全可以輕鬆做到對應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