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表彰鐳元素的發現,諾貝爾獎組委會將諾貝獎頒給了貝克勒爾和居里夫婦。
其中貝克勒爾排名第一,皮埃爾·居里——也就是居里夫人的丈夫排名第二,居里夫人本人排名第三。
並且居里夫人的名字是在其丈夫皮埃爾·的強烈要求下,才被貝克勒爾加上的。
不過實際上呢。
貝克勒爾的這波獲獎有很大水分,堪稱是最早一批混一作的例子。
他獲得諾貝爾獎的原因很簡單:
他在1896年發現了天然放射性,並且引導了相關研究。
但其實呢......
貝克勒爾將這個現象認定成了熒光,壓根就直接無視了它,鐳發現的過程中居里夫婦才是出力最大的人。
另外,後世傳聞皮埃爾和貝克勒爾合作親密無間,這也是謊言。
皮埃爾一直討厭貝克勒爾,如果不是瑞典的數學家羅比·加拉格爾把提名信的內容告訴皮埃爾,皮埃爾恐怕到頒獎時都不知道具體誰被提名了。
至於再後來的事情大家應該都聽過了。
1906年。
皮埃爾.居里在路上被馬車撞倒,當場身亡。
居里夫人在寡居幾年後和學生郎之萬在了一起。
丈夫去世後另組家庭這屬於人之常情,更別說居里夫人也不是無縫銜接,最短最短都有三年多呢。
但奈何郎之萬當時是有婦之夫,這就導致了她們的愛情故事蒙上了許多非議色彩。
1911年11月7日。
路透社報導該年諾貝爾化學獎將授予居里夫人。
結果11月23日。
郎之萬夫人就透過其兄,在報上發表了居里夫人給郎之萬的情書。
自那之後。
高盧的報刊開始連篇累牘地報道居里夫人與朗之萬的“神秘戀情”,並開始大量公佈她的信件。
一些高盧人還去襲擊她的住宅,用石頭砸壞她的窗戶。
一批原本支援居里夫人的高盧科學家也開始改變立場,他們聯名寫信讓瑪麗離開法國。
導致居里夫人最終沒有選上高盧科學院的院士,而是逃到了高盧境內的一座修道院躲了14個月方才捱過了風聲。
‘波蘭蕩婦’這個侮辱性的字眼,就是那時候出現的。
這裡再說個比較騷的小插曲。
郎之萬在和居里夫人分開後,妻子同意朗之萬可以公開擁有一個除了居里夫人之外的情人,以此為條件來挽回失敗的婚姻。
多年以後。
朗之萬為了養活情人,居然厚著臉皮請求居里夫人在研究所為這個女學生安排一個職位......(CNKI:SUN:KXSJ.0.201407019)
奇葩年年有,20世紀初特別多。
好了。
視線再回歸原處。
光伏效應在嚴格意義上和波動說沒有太直接的關係,但卻是一個不可忽略的步驟。
一來這是一次思想上的過渡,避免這些大佬驟然見到某些現象後心髒病突發,造成人類科學史上的悲劇。
另外便是為了.....
啟發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