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後還要讓患者儘早甦醒,以便觀察神經功能狀況。
這些都是麻醉師的工作。
可以說,田路雖然是主刀醫師,但是在整個手術過程中,麻醉師和他一樣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物。相比之下不顯眼,卻是保證手術順利的進行的關鍵!
認真的看著麻醉師完成所有的工作,田路這才鬆了一口氣,衝著李強和錢躍兩位助手點了點頭:下面,就要輪到他們上場了!
切口標記自然是早就做好了的,田路準備採取的是經典的亞薩吉爾翼點入路,即額顳入路,這種入路很巧妙的利用了人類大腦間的自然間隙,從而避免了手術對腦組織的損傷,可以說是臨床上最常用的手術入路之一。
他們的第一個工作,就是給患者在手術檯上擺好體位。
“他在幹什麼呢?”
過了好一會兒,看著螢幕上田路一個人忙忙碌碌的,不停調整著手術檯上患者的姿勢,這會兒正在墊高患者的一側肩部,劉明不由有些好奇的問道。
冷冽瞥了一眼田路的動作,隨口解釋道:“頸部過度扭曲的話,可以使氣管和頸靜脈受壓,進而靜脈回流受阻,導致顱內壓增高,增加手術顯露的困難。而提前將同側肩部適當墊高的話,可以有效的預防這一點。”
“我不是問你田路這個動作的意義!”
冷冽的一串解釋讓劉明頓時有些哭笑不得,搖頭道:“我想問的是,小田怎麼對體位的擺放這麼重視?有必要做得這麼細緻嗎?”
“這。。。。。。”
一時間,冷冽有些為難的皺了皺眉頭,確實,冷冽也已經發現了田路的這個習慣。只要是他主刀的手術,前面必然會huā費大量的時間來調整患者的體位,尤其是頭位!
誠然,對於額顳入路來說,暴露顱底至關重要!這樣會有利於額葉自然地垂落,從而離開眶頂,並保持蝶骨嵴垂直於手術視野,直接觀察到前床突和鞍旁組織。所以從這方面來說,頭位的擺放和固定當然是極為重要的。
但是問題是,田路的準備也太過細緻了一些!
患者頭顱的傾斜角度,高度水平,乃至於顴突的位置是不是正好在最高點上,這些細節上面田路都在不停的調整著,那種全神貫注思考,有時候只是調整那麼幾厘米,幾毫米的微微變動,讓所有旁觀的人都不由得產生了一種錯覺:就好像田路的雙眼能夠穿透患者的頭皮、頭骨,直接看到硬腦膜內,然後根據裡面的情形來進行微調一樣!
“事實上,我也不知道小田這麼做得依據和標準是什麼。”
冷冽無奈的搖了搖頭道:“但是我在看了他很多手術錄影之後發現,所有的手術都會經過長時間的體位和頭位調整,比其他醫師huā費的時間要多很多。但是等到手術開始之後,術野的暴露都異常的清晰,手術過程中對腦組織的牽拉和碰觸機率,也會減少到一個讓人驚訝的地步!”
“哦?”
雙眼急速的閃動著,劉明對螢幕上田路的動作越發的好奇了起來。就算是對神經外科專業一竅不通,劉明終究也是一名外科醫生,很清楚田路做到這一步是如何的不容易!
對於體位和頭位的大致位置和角度,只要提前做了準備自然是都知道的,問題是這個小田到底靠著什麼判斷來進行微調呢?
沒有任何的輔助手段,難道純粹靠的是經驗?
或者說,難道他的雙眼裡有個超微型的透視儀不成?
劉明心裡正在急速的思考著,而在手術室裡,田路終於用頭架固定好了患者的頭位,然後便開始了消毒、鋪巾等最後的準備工作。
真正的手術,現在才不過剛剛準備開始而已!
。。。。。。。。。。。。。。。。!~!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選:
本書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一百四十六章 繁瑣的準備)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