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讓,這宮外是什麼景象?”
見走在前面的皇太孫問話,傅讓趕緊快步上前,至朱雄英身旁。
“回太孫殿下,應天府為我大明國都,乃是天下最繁華所在,尤其是這些年,大明越來越安定,整個應天府,更是匯聚了天下文人與商賈,就連那官道上,每日也是車水馬龍。”
朱雄英將頭微點,撇了一眼宮牆外的天空,繼續問道:“那宮外的百姓生活如何?”
“回殿下話,如今大明在皇上治理下,百姓們俱都安居樂業,生活富足,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
“嗯。”聽到了如今百姓過的不差,朱雄英臉上也露出笑意。
作為大明的第二繼承人,他比任何人都希望,大明能國富民強,國泰民安。
朱雄英知道歷史上,從自家老爺子建立大明起,便下令農民歸耕,獎勵墾荒;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組織各地農民興修水利;大力提倡種植桑、麻、棉等經濟作物和果木作物、他還徒富民,抑豪強;下令解放奴婢;減免稅負,嚴懲貪官;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等等。
在老爺子時代,國家黃冊用來徵收田賦的土地,高達八百萬傾之多,比清朝狗屁的康乾盛世的六百萬要高得多,整個洪武時期百姓充實,府庫衍溢。
有了這個好底子,未來不論是父親朱標,還是朱雄英自己,只要不是太廢物,都能創造一個盛世出來。
但朱雄英顯然野心更大,他的目標可不僅是一個盛世,他想要開疆拓土,將大明推上王朝的巔峰。
有了這個野心,朱雄英對那些老將們的身體,也自然關注了起來,之前就從東宮選了一些珍藥補品,讓傅讓給那些聽話的老臣送去。
而朱雄英也因此得到那些老臣的稱讚,如今老將們,平日裡,大都與父親朱標走的極近。
“對了,”朱雄英頓住腳步,朝著傅讓問道:“穎國公最近身體如何?”
“承蒙殿下掛念,家父身體倒是康健,每頓餐食,都要吃上兩大碗飯。”
“哈哈,能吃是福,若是那些為咱們大明徵戰的老臣,都如潁國公這般康健,也是我們大明之福。”朱雄英聽著傅讓的話也是一笑,隨即又開口道:“如今將至年關,待會你隨孤去往東宮府庫,孤尋些補品,這一次,你再辛苦點,替孤再跑一次腿。”
若是歷史上其他皇帝,見自己太子或者皇太孫,給朝中領兵的老將送補品,心裡肯定都會生出芥蒂。
但唯有洪武皇帝朱元璋除外,他巴不得自己兒子或孫子將那些聽話的老將籠絡起來,沒看見藍玉後期囂張跋扈,目無君上,但老朱一開始還是放過了他。
還不是因為那時太子朱標未死,而藍玉又是太子死忠,為了自己兒子,從未忍過臣子的老朱,在藍玉的事上,卻為太子忍了藍玉很多次。
好在如今老將大都俱在,此時藍玉還未發跡,領的官職也只是大都督府僉事(從三品),且身無爵位。
只要保住一些功臣老將,即使藍玉後期依然立下大功,也不敢太過作死,畢竟武將上面至少還有人能壓住他,大明也不是沒他不可。
此時那傅讓聽完,頓時臉上露出猶疑,他也不知道自己該不該說,畢竟這可事關太子妃的舅舅,皇太孫的舅爺藍玉。
但思考一陣後,傅讓還是開了口:“太孫殿下,不知此次是否須為藍玉藍大人備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