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朱雄英賞賜幾位老臣裡,並無藍玉,如今見到傅讓臉色變化,又對藍玉著重提點,朱雄英便知道,上次自己賞賜老臣,藍玉這肯定出了什麼么蛾子。
“說說,為何這次你要獨獨提起我那個舅爺?”
“臣不敢欺瞞殿下,之前臣代替殿下遞送賞賜時,因遞送名單裡並無藍大人,所以之前並未送禮;後也不知藍大人從何知曉,得知殿下賞賜老臣,卻未賞他,臣聽聞藍大人為此,曾在府中抱怨。”
“他在府中是如何抱怨孤的?”
說實話,傅讓並不想做挑撥離間之人,但如今自己太孫手下做事,自然會為朱雄英著想,有事也不會瞞著:“臣聽聞藍大人與滎陽侯鄭遇春,吉安侯陸仲亨在府中喝酒,曾言殿下賞賜這麼多人,就他這個舅爺沒有,說殿下對他這個舅爺頗不看重。”
“呵呵,”朱雄英冷冷一笑,對於藍玉的性格,朱雄英偶爾也在自己父親那聽過,說其人雖勇猛善戰,但高傲自大,如今天子不賦予重任,乃是想壓一下藍玉的性格。
只是朱雄英沒想到,藍玉會自大至此,難道因為是自己舅爺,就居然比起傅友德、馮勝等人來,這個舅爺,也太自以為是了些。
“這樣,這次孤會多備上一份,到時你給孤那個舅爺送去。”其實朱雄英並不想給藍玉面子,這傢伙太不知好歹,但作為自己母親的舅舅,朱雄英多少還要照顧這個面子,既然給了藍玉,那自己舅舅家也不能少了,於是繼續開口:“也給常國公府上送一份吧。”
“臣知曉了。”
待幾人回到東院,朱雄英從東宮府庫裡取了些人參、鹿茸等物讓傅讓遞送那些老臣;又取了百兩白銀,讓傅讓送予剛剛戰死的衛國公鄧愈家。
這銀錢雖少,卻也是朱雄英的一點心意。
………
皇宮御書房。
“回萬歲爺話,太孫殿下今日從東宮府庫取出不少藥材,命侍衛傅讓,往朝裡幾位老將軍家送去,還取了百兩白銀,送與衛國公家。”
御案上奏摺堆積如山,朱元璋低頭埋首,一邊批閱奏摺,一邊聽著保護皇太孫的暗衛彙報。
作為萬人之上的帝王,只要他想知道,這大明宮城裡,還沒有什麼秘密能瞞過他的眼睛。
朱元璋批閱奏章的手微微一頓,抬起頭看向那個暗衛,問道:“可知道雄英都送與了哪些人?”
“回萬歲,太孫殿下所送之人,皆為老將,有穎國公,曹國公,宋國公,信國公,常國公,江陰侯,長興侯,靖海侯,鞏昌侯,這些公侯太孫殿下都送了一份,另外還給衛國公府上多送了百兩白銀;
除了這些公侯外,太孫殿下還送了給世襲指揮使胡海,都督府斂事藍玉也都送了一份。”
“送了這麼多人?”朱元璋放下了手中奏摺,看著暗衛繼續問道:“可知太孫為何會送東西給他們?”
回話的暗衛趕緊說道:“回萬歲話,太孫殿下當時說,這些老臣都是跟著萬歲爺南征北戰,從屍山血海裡走出來的;
身上大都有陳年舊傷,如今老將們都已上了歲數,太孫殿下,便在東宮取了一些上好的補品,給這些老將養身子。”
朱元璋倒是相信朱雄英的話,畢竟自己大孫子才四歲,那爭權奪利肯定是想不到的,所以朱元璋也不禁感嘆:“雄英這孩子,也太過仁厚了些。”
其實朱雄英這麼做,不僅是為了收這些老將的心,也為了這些原時空裡那些為國戰死或給老朱所害的人,補償自己心裡也那一份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