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韓信都是飛鳥盡、良弓藏的悲情人物,他們如果知道自己的下場,那麼未必還會對秦王、漢王忠誠。
失去白起、韓信這種級別的武將,意味著什麼,可想而知。
蒙恬也不敢與白起相提並論:“當前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偽裝成流民的蒙恬、公子扶蘇一行人繼續向西。
在通往八百里秦川的崤山山道,有不少小股的山賊、馬賊盤踞,不免有山賊襲擊蒙恬等人,反而被蒙恬等人擊敗,洗掠這些山賊。
蒙恬經過袁術的領地,發現袁術勢力盤踞在八百里秦川的入口,徵收關稅。
進入八百里秦川之後,各個勢力混戰,兵荒馬亂,哪怕蒙恬也不敢亂來。
在八百里秦川的慘烈角逐中,可以崛起成為霸主的勢力,都有不亞於蒙恬的名將坐鎮,哪怕蒙恬有與之相當的兵力,也不敢說能夠取勝。
歷朝歷代的名將太多了,僅僅秦國的白起、王翦,蒙恬都難以望其項背。
在沿途中,公子扶蘇眼界大開,他看到了形形色色的勢力,有漢人、匈奴人、党項人、蒙古人、契丹人……
袁術勢力在八百里秦川,只能算是二流勢力而已。
“秦川似乎不止八百里,面積可能更加遼闊。”
公子扶蘇進入秦川,發現秦川面積擴大了。
蒙恬點頭,認可公子扶蘇的見解。
秦孝公的領地,秦孝公親自帶領商鞅、司馬錯,於十裡之外迎接蒙恬和公子扶蘇。
秦孝公聽說公子扶蘇因為李斯和趙高的假詔書而自盡,不禁訝異。
這個後人也未免太認耿直了一些。
蒙恬收到秦始皇的遺詔,以蒙恬的沉穩,一眼就辨認出遺詔不實。
蒙恬認為秦始皇以自己為將,公子扶蘇監軍,統帥三十萬兵馬守長城,為的是確保扶蘇執掌兵權。
這個時候最佳選擇是領兵南下,奪回帝位。
結果公子扶蘇選擇了自盡。
這樣的性格,不適合在亂世爭鋒。
秦孝公還是很樂意收留自己的後人,而且蒙恬、王離為戰將,可以幫助自己成就霸業。
在某地,一個勢力的領主無意間打探到孫尚香在洛陽盆地。
“我是否要派出兵馬接她過來?罷了,周圍還有強敵虎視眈眈,不能讓她跟著我冒險。等我擊敗這些強敵,再將其接來此地。以後遇到父親大人,也好有個交代。”
這個領主自言自語,他忙著征戰,也不好派人去接令人頭疼的妹妹。
張華有意傳開孫尚香在自己領地的訊息,藉以招攬東吳的文臣武將。
結果這個訊息傳到了孫尚香的兄長那裡,讓對方確信孫尚香還活著。
瓦崗寨,張華對此事一無所知,他正忙著清點糧倉,糧倉還有軍糧八萬石。
魏徵一直在組織勞力耕種,因此瓦崗寨種田的進度沒有落下,到了秋季,還可以收穫一批糧食。
兼併瓦崗寨,佔領洛水、伊水沖積出來的平原,張華終於可以安心種田了。
此時還有各種事項等待張華安排,比如武將晉升、劃分行政區域、設立關卡、選拔官吏等等。
其中一件事最為重要,那就是重新規劃行政中心。
夏鎮所處的山谷相對偏僻,張華考慮將夏鎮搬遷至洛陽盆地中間的平原,在此地大舉屯田,繼續實行“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
洛陽有山河之固,只要扼守幾處關隘,還真沒有幾個勢力可以打進來。
新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