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成一開始還準備看彭玉麟的笑話。
因為聯軍所屬的部隊分屬在次大陸的天南地北。戰區怎麼去指揮?
這些軍隊語言不通,訓練不同,就是軍仙下凡也難以統一指揮啊。
沒想到彭玉麟用一臺機器,幾個聯絡官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無線電的好處就是可以跟著軍隊一起移動。
這樣的話,戰區就能夠實時地搞清楚各支軍隊的情況。
這個復興軍的花頭就是多啊。
彭玉麟並沒有將所有的軍隊都調到與嚶軍對峙的那格浦爾一線。
只將廖祥東指揮的三萬廓爾喀僱傭兵以及十萬緬甸王軍調到了中線。
這樣,他在中線就擁有了五萬復興軍直屬部隊、十萬緬甸王軍、三萬廓爾喀新軍以及陳玉成手下的七萬軍隊,總兵力達到了二十五萬人。
聖軍總兵力不止這些,但是還要防守其他的地方。
陳玉成在各支部隊全部到達之後檢閱了軍隊。
這是為了給聯軍計程車兵們壯膽。
將上千門火炮在廣場前方依次排開,後面是聯軍各支部隊計程車兵佇列。
這樣壯觀的情景,哪個身處其中計程車兵看了之後不是心潮澎湃啊。
所有的聯軍士兵中,他對這三萬廓爾喀新軍最為看中,首先他們的指揮官廖祥東就是復興軍出來的, 指揮起來順暢。
其次,這支軍隊完全按照復興軍的操典訓練出來的。
彭玉麟直接將這三萬人跟五萬復興軍編在一起作戰, 還給他們補充了一些迫擊炮和機槍。
緬甸王軍和聖軍則讓他們獨立成軍,由陳玉成和緬甸的將軍扎昆各自指揮。
由於嚶軍目前只能在西部地區登陸,而且其中的大部分都在孟買地區。
嚶軍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先擊潰西進的聖軍。
趁著聖軍還沒有站穩之前,將勝軍向東驅趕。
然後從陸地上攻向加爾各答。
至於北邊南邊的土著叛軍他們根本就沒放在眼中。
嚶軍已經意識到這支以黃種人為主的聖軍才是他們的主要敵人。
但是除了一開始的時候,嚶軍將冒進的聖軍打得措手不及之外,接下來的時間,嚶軍並沒有太大的戰國。
戰場被限制在了那格浦爾。
石達開要求的復興軍工兵部隊,以及索要的機槍到位之後。
嚶軍的進攻就更加艱難了。
因為時間有限,那格浦爾前線沒有時間修建大型的永久工事。
復興軍的工兵就指導聖軍修建由塹壕和機槍碉堡組成的防禦網,炮兵放在後方支援。
這種碉堡的主體部分在地下,只有射擊口上地上。
它們還有一個堅固的頂部,能夠承受住火炮的攻擊。
當塹壕中的步兵被對方的火力壓制住,擋不住敵人的進攻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