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到了復興五年的年底。
這一年時間,董書恆都沒有出巡,倒是左季高,以總理的身份去了遠東。
然後從遠東乘船去了一趟北阿米利亞的朱州、東州地區。
他去開拓團的駐地進行了訪問,送去了來自復興軍上層的慰問。
朱州和東州的開拓點已經平穩發展起來。
這些的環境惡劣,並不適合大規模的移民。
董書恆也佔據這裡,僅僅是為了佔據一塊地盤而已。
那些位於中部大草原地區的開拓點更像是守衛這塊地方的哨所。
實際上, 這樣的開拓活動是很艱苦的,前期需要投入的資源也比較多。
只有復興軍這樣依靠政府的資源來推動,才能夠做成。
留在新京的董書恆,則難得挑起了繁雜的政務。
不過他還是保持著正常上下班。回到家中收拾那些調皮搗蛋的子女。
董書恆雖然沒有出去,但是他卻一直關心著國家的大事兒。
首先是印度戰區經過李少荃與張德帥的運作已經成立。
彭玉麟帶兵從騰衝府進入次大陸。
戰區的司令部放在了加爾各答西南,那格浦爾東邊的賴布林城。
實際上要是放在加爾各答會更方便補給。但是考慮到加爾各答即將成為聖國的新聖京。
彭玉麟還是很識趣地避開了石達開的敏感點。
彭玉麟是一個富有政治智慧以及個人魅力的將領。
就連一向自視甚高的陳玉成在與彭玉麟相處了一段時間之後都甘願做他的副手。
戰區成立之後, 彭玉麟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搭建電報線路。
首先在那加丘陵建立了一座無線電中繼站。
然後將手下的通訊兵化成一個個小組與戰區司令部派遣的聯絡官一同派到各個勢力的軍隊中。
無線電臺是復興軍的秘密武器,必須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他們什麼為無線電臺安裝了自毀裝置。防止落入敵人的手中。
對董書恆來說,要想再搞出領先這個時代的東西已經很難了。
有些東西不是依靠自己的簡單描述就能夠早出來的,那需要新的基礎理論和基礎材料的積累。
然後就是建立物資補給的大本營。
戰區補給的大本營建在加爾各答,這裡有完善的港口以及倉儲設施。
本土運來的彈藥,南洋輸送來的糧食都儲存在這裡。
彭玉麟知道不能完全指望這些各大勢力的軍隊自帶補給。
要是那樣的話,打仗的時候肯定是漏洞百出。
要想指揮這樣一支數量龐大,而且成分複雜的聯軍。
就要儘量地統籌統一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