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威廉親王出來發話相當於是一錘定音。
接下來的事情就普魯士龐大的參謀機構的事情了。
整個戰爭程序就以艦隊為核心進行設定。
在石勒蘇益格以及荷爾斯泰因地區德意志聯軍會佈置一支以各邦國軍為主的軍團來迷惑敵人。
然後海軍突襲哥本哈根的丹麥海軍基地。
陸軍直接在哥本哈根登陸,直搗黃龍,用包圍其都城的方式迅速逼迫丹麥投降。
此戰雖然參戰的邦國很多,聲勢浩大。但是的實際上真正的主力還是普魯士軍隊。
所以說整個戰略都是普魯士人在制定。
為了這次計劃保密性,突襲哥本哈根的計劃,普魯士甚至都不準備向其他的邦國通報。
反正到時候普魯士會派出一部分的軍隊跟這些人一起從南邊進攻石勒蘇益格以及荷爾斯泰因地區。
就像原本第一次石勒蘇益格戰爭一樣。
……
此時的俾斯麥就像是一個合縱連橫的謀士一般,在德意志邦聯的各個邦國間奔走。
他從未感覺到自己在工作上是如此充滿活力。
當初王韜提出的三場戰爭建立德意志帝國的事情,他一直記在心中,並且將其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
如果有一天能夠打敗法蘭西,俾斯麥一定要讓普魯士的國王在凡爾賽宮登基。(網路用語“凡爾賽”一詞不知道是否跟歷史上德皇特意在那裡登基以羞辱法國人有關呢?
現在他即將見證這三戰中的第一場戰爭。而他也將藉著這次機會更上一層樓。
這次聯合各邦國的行動要是能夠成功了,那麼俾斯麥在戰爭結束之後很可能就能夠接手普魯士外交大臣的工作。
接下來,他將要做什麼事情,俾斯麥已經在心中非常明確了。
俾斯麥是一個有野心的政客,他希望自己的祖國普魯士能夠更上一層樓成為能夠與英法平起平坐的一流國家。
同時,他也希望自己能夠成為黎塞留、白金漢那樣名垂青史的政治家。
這次外交活動非常的順利。就像王韜所說的,英國人現在需要普魯士在北方強勢一些,以吸引法國的注意力。
法國人已經消停了幾十年。英國人希望能夠讓法國人繼續安分下去。
歐洲最好戰的應該就是法國人了。
最近的情況顯示法國人明顯是不再安分了。
他們已經開始在很多地方向英國發起挑戰。
英國人不希望歐洲現在出現問題。因為東方的問題現在已經很嚴重。
印度那邊的形勢對英國人非常不利。這次戰爭跟以往的土人完全不同。
這次是有人在背後支援挑起這場戰爭。
是有人想要挑戰大英帝國建立起來的世界秩序。這個人是誰再明顯不過了。
這樣的事情值得大英帝國全力以赴地去應對。
那個東方的國家已經進入了英國人的視野。
驕傲的英國人終於不再將那裡僅僅當做一個市場。他們已經有一個成為英國人的對手。
ps:月底了,求不要錢的月票,推薦票啦。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