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士這種明面上的情況,歐洲的國家都是知道的。
丹麥自然就不用再擔心普魯士人海上的進攻。
他們必然會將主要的兵力放在南邊的荷爾斯泰因以及石勒蘇益格地區。
德國人要進攻這裡必然要從呂貝克出兵,丹麥人是萬萬想不到普魯士人會從海上進攻丹麥。
這些維京人的後代認為北歐的大海上沒有敵手。僅有幾艘小船的普魯士怎麼可能會放棄其陸軍的長處從海上進攻呢?
“諸位,我覺得可以突襲哥本哈根,首先這裡是丹麥海軍的駐地。我們的軍艦可以仿照馬尼拉的戰例將丹麥的海軍在那裡消滅。然後讓陸軍直接在哥本哈根登陸。”
“而此時丹麥的軍隊全都在石勒蘇益格地區。那麼我們就能夠包圍哥本哈根逼迫丹麥國王。這樣的話,戰爭就能夠快速結束,從而節省大量的軍費。”軍事會議上,蒂爾皮茨語出驚人。
演習科目結束之後,蒂爾皮茨纏著聶大華詳細地討論了的出兵丹麥的事情。
聶大華也想透過蒂爾皮茨的嘴巴將這個計劃轉告給普魯士軍方。
作為華夏一方自然是希望普魯士能夠勝利。
一個強大的普魯士或者是德意志帝國對於華夏來說是有利的。
因為普魯士在東方沒有利益。或者說他們還沒有插足太平洋地區。
所以普魯士對於復興軍稱霸太平洋地區沒有任何的阻力。
他們的強大反而能夠牽制住英法將主要的兵力收縮回歐洲。
“蒂爾皮茨上校,你的這個想法風險太大了。就你們那區區四艘戰艦,確定能夠大敗丹麥的海軍嗎?”一名陸軍的老將質問道,其他人也都紛紛看過來,顯然也存著同樣的想法。
他們顯然是覺得這個年輕的海軍將領在譁眾取寵。
普魯士的陸軍現在被一群老將把持著。而海軍這邊基本上都是少壯派。
無論是軍種之間的差異還是年齡形成的代溝都讓他們無法很好地溝通。
“各位將軍,對於丹麥的海軍,我們都有很大的把握打敗他們,至少也能夠拖住他們。在鐵甲艦面前,丹麥海軍的那些木製戰艦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我不是在危言聳聽,這是基於我們鐵甲艦的效能做出的判斷。”
蒂爾皮茨知道自己的任務很艱鉅,要說服這些老頑固可不容易。
他見那些那些老將似乎並不相信,於是繼續說道:“各位應該知道復興軍與西班牙人之間海戰。西班牙人這次派到馬尼拉的艦隊可是要比丹麥的海軍要強的多。”
“但是他們用了八艘一千多噸的鐵甲艦就在半天時間內殲滅了這支艦隊。我們擁有四艘三千多噸級的鐵甲艦,而且我們現在完全處在暗處。為什麼不能大敗丹麥人呢。我們的戰艦的鋼甲,丹麥人的艦炮根本就攻不破。”
“他們的射程甚至都夠不著我們。而我們戰艦上的主炮可以輕鬆的撕碎他們的木製船殼。各位對於我們的克虜伯大炮應該有信心吧。”
“我同意蒂爾皮茨的說法,諸位將軍可能對於我們的新軍艦還不瞭解。這是劃時代的產物。相信你們要是親身體會一下一定會認同這種說法不是誇大其詞。”
這時候,阿達爾伯特親王站了出來,在海軍一系只有他的地位最高。
也只有他才能夠在總參謀部的會議上說上話。
別人不知道這些鐵甲艦的效能,阿達爾伯特親王確實再瞭解不過了。
可以說正是他一手促成了這支鐵甲艦隊的誕生。
現在他自然要站出來為鐵甲艦隊說話。可以說這場針對丹麥的戰爭都是為這支艦隊出場做準備的。
“諸位,大家如果還是不相信的話,我可以用我的王位作為擔保。我們完全可以相信我們的艦隊可以擊敗丹麥的艦隊。雖然說戰場之上瞬息萬變,但是這場針對丹麥的海戰我們擁有絕對的優勢,戰爭是可以透過算數計算出來的,而數字是最真實的,它們從不騙人。”阿達爾伯特親王直接說出了一個大家都無法拒絕的理由。
這下子場下的反應頓時僵住了。
要不是在這樣的場合,蒂爾皮茨都要忍不住流下眼淚。
阿達爾伯特親王為了他的這個方案,竟然願意拿出自己的身份作為擔保。這簡直讓他太感動了。
而那些陸軍的軍官也都震驚的目瞪口呆。一個個不知道該如何說話。至少沒有人再站出來反對了。
“我也同意這個方案,大家還在猶豫,是不是因為你們陸軍沒有把握在海軍控制港口的情況下,進攻哥本哈根的海防要塞。”這個時候又有一個人站出來,這就是威廉親王。這位可是國王的弟弟,國王陛下的身體一直不好,大部分時間這位威廉親王都是作為攝政王的身份存在。
可以說這位威廉親王就是現在普魯士實際上的最高掌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