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英印軍的大部隊集結好了之後,當地的雨季也就差不多要來了。
大雨為進攻方天然增加了難度。
同時也是防守方天然的援軍。
所以石達開不能讓自己的隊伍在路上繼續這麼拖著了。
相對安逸的生活只會消磨掉他手下太平軍的銳氣。
就像是之前在南掌的那幾個月。
石達開的隊伍分為前中後三個大陣營。
前陣主要是作戰部隊,由陳玉成帶領。他們將第一批進入阿薩姆地區。
陳玉成將負責提前佔據一片根據地。為後續的部隊打下一個立腳的地方。
石達開自己帶著中軍,軍中的軍人家屬所編的女營以及少年軍都跟著中軍。由石達開帶人保護。
後面殿後的後軍主要是二線的作戰部隊。
石達開雖然相信復興軍,但是對這裡的土司也不得不防。萬一有哪個不開眼的小土司在後面捅自己一下,那就噁心了。
當石達開正帶著人在緬北的叢林行軍的時候。
彭玉麟也開始接手石達開他們在南掌留下的遺產。
有些被陳玉成打的躲進深山的土人,見到攻打自己的太平軍退走了。還以為敵人撤軍了,當他們歡欣鼓舞地想要的回到家園之時。
又來了一批更加兇悍的人。
湘軍打仗素來以彪悍著稱。對於這些突然間返回城市的土人。鮑超的二十師通常是用精準的射擊來警告他們。
等到,內閣派來的政府工作組到了當地之後,開始恢復當地的秩序。這種零星的殺戮才停止。
雖然無論是太平軍還是復興軍都聲稱沒有殺戮當地的土人。
但是進駐的工作組在當地做人口普查的時候,還是比之前土王記錄的人口少了一半。
這一半人哪裡去了,駐軍的說法是土人太懶,沒有存糧,他們進山後餓死了。
工作組到了之後,開始重用當地的華人進行管理。當地本就有很多華人勢力。
只是之前,這些華人都是處在結寨自保階段。現在華夏政府來了。
這些人成了這裡的主角。有些人讀過書,立馬就成為了當地華夏政府的官員。
政府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將所有的土人都集中在一個個的村莊中。重新給他們的分配土地。
他們的土地變少了就得跟好人一樣勤勞耕種,不然就要餓肚子。
剩餘的土地全部收歸華夏所有。政府將進行統一的規劃,有的會建成農場,有的會分配給內陸遷來的移民。
“發電給內閣。將南掌以甘蒙高原為分界線分成南北兩個行省,北邊的叫瀾滄行省,南邊的叫眉公行省。兩個行省都要接受南方的百姓自主移民。”董書恆交代到。
對於這兩個行省,董叔恆將動員南方的無地、少地農民自己移民過去。那裡的土地肥沃,不像遠東那樣是苦寒之地。
華夏南方各省地上人多,董叔恆相信很多人會為了土地遷移過去的。
歷史上,廣東、福建那麼多下南洋的百姓,都是自發去的。現在哪裡已經是華夏之地,那麼願意去的人一定更多。
南掌就像師華夏雄獅的一隻前腳踏進了暹羅灣。掌握了張條中間的主線,以後不管是暹羅還是越南都要的生活在華夏的眼皮子底下,這樣,他們還能夠有小動作嗎?
南掌正好處在中南半島,中間的一條南北高原地帶。對兩邊都是俯視的姿態。
現在的華夏地圖不再是一隻雄雞,倒是越來越像一頭豐滿的雄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