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董書恆要求除了西南高原以及極北之地以外。年底前,電報局必須要鋪設好各地的電報網路。這其中包括西域地區。
相對於西南高原和極北之地,西域的電報鋪設更加的容易一些。
幾千年來,華夏中原到西域已經形成了一條成熟的道路。沿著河西走廊向西到哈密、吐魯番、輪臺、伊犁,向南就進入山南庫車、阿克蘇、喀什、蔥嶺。
董書恆希望電報至少能夠通到西域的伊犁,今後那裡將會是華夏和沙俄對抗的前線。
沙俄在遠東地區接連失利之後,一定會將目光放在華夏的西域,那裡距離沙俄的核心區域較近,對於沙俄更加的有利。相比於遠征遠東地區,進攻華夏的西域,對於沙俄更加的有利。
“總統,西山烽火起了。”會議正在召開魏玉祥跑了進來,打斷了會議,這是很少有的事情。
“怎麼回事?”董書恆問道。
事情有些詭異,復興軍要是傳遞訊息也是用哨騎或者電報。
烽火這種古老的傳遞資訊方式早已經被複興軍摒棄了。
“已經派人去西山問過了,是西山的一個老卒點燃的。那裡的烽火臺早已經撤銷,並無戍卒。那老卒只是世代駐守在那裡,現在就將家安在烽火臺附近的村中。”
“其家人說,今天老卒見到了長城西邊的烽火臺點燃了,就瘋了似的讓自己的兒子們抬著他上山。帶著一直存在家中的狼煙燃料,徑直上了烽火臺。”
“然後就,不顧家人反對,點燃了烽火。”
“五峰黑煙,意味著有五萬大軍壓境。烽火從西邊傳來,說明是西疆出現了敵情。”
忽然之間,董書恆明白了。
沙俄和哥薩克的聯軍到了西域了。同歷史上一樣。只是董書恆沒想到自己是以這樣的方式得到這個訊息的。
“諸位,已經荒廢了百年的烽火傳訊,在關鍵時候還在履行著自己的使命。長城邊的那些老卒,沒有拿過國家一文錢。”
“他們僅僅是靠著口口相傳,將傳訊的使命傳承了下來。你們這些華夏的郵電人,是不是也要像他們學習,學習這些老戍卒的精神。我們華夏民族為什麼能夠生生不息地傳承下來,就是因為無數這樣的華夏兒郎,這才是華夏的脊樑啊!”
今日,董書恆說得有些激動。
剛才郵電部的部長跟董書恆提出了很多的困難。現在聽了這事兒,忍不住地下了頭,他感覺到了羞愧,無盡的羞愧。
那些長城上的烽火臺,已經荒廢百年,卻依然能夠運轉起來。這靠的是什麼,絕對不會是物質上的保障,只有人們心中的精神才能偶做到這樣的地步。
唯有精神才是不朽的!
這場風波,並沒有帶來恐慌,在西域,左季高手中的十萬大軍,有能力阻擋這些入侵者。
董書恆讓魏玉祥將此事寫成了一片介紹戍卒精神的文章,刊登在了報紙之上。
並且在華夏號召有志青年到西域去。董書恆在報紙上發文道:
如果你是一名文人,你可以到西域去傳播華夏的文化,政府會給你們建立學校。
如果如果你是一名農夫,你可以到西域去開墾耕地,天山上的雪水滋潤了大量肥沃的土地,政府會分給你們農田。
如果你是一名工匠,你也可以去西域,那裡的建設需要你,政府會給你建造工廠。
哪怕你是一名女子,也可以到西域去,那裡有大量守護西域的男兒,他們需要家庭,請你給他們一個溫馨的家庭。
……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