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遠城中,剛剛安頓下來,正在接手西域政務的左季高被人打斷了工作。
正要發火之際,見到了傳訊兵那焦急的眼神。
沒待左季高問話,傳訊兵喘著粗氣說到:“大都護,五束狼煙,西邊傳過來的。”
左季高知識淵博,自然知道狼煙這種古老的傳訊方式。
五萬敵人?是沙俄的還是哈薩克的?這些具體的訊息,沒有辦法在烽煙之中判斷出來。
不過不管是什麼敵人,迎戰都是左季高的唯一選擇。
“傳令各師的將領,到都護府開會。派出五隊偵察兵,分批西去探查敵情。”左季高下令到。
他下令的這會兒,狼煙還在繼續傳遞。因為左季高沒有下令停止傳遞。
左季高的手中一共還有四萬大軍,一路之上沒有城池的地方,他就修建兵站,有城池的地方,他就派兵駐守。所以手中的軍隊被不斷稀釋。
現在他手中最精銳的應該算後來從長安支援來的第一師、第十八師以及從湖北帶出來的鄂軍第十一師。
只有這三個師的裝備是復興軍中最新的裝備。
至於他原本的第十二至第十六師都沒有完全完成換裝。
董書恆不能在短短兩年多時間內生產幾十萬支後膛步槍,也許以後可以,但是下現在,華夏兵工的產能還是遠遠不足。
因此,左季高手下的軍隊,並沒有完全換裝的後膛槍,他手下的軍隊也以是否完全換裝分成了兩個等級。
甲等的師全部換裝了後裝步槍,乙等師只有部分換裝。
其中陸軍第一師作為復興軍中的老牌主力,更是全員換裝了了54式步槍。
一師依然由王從志率領,同時王從志還兼任西路軍的副總司令。
左季高擔任西域的大都護兼任西路軍的總司令。權力極大,算是軍政一把抓的地方大員。
王從志作為董書恆的嫡系,率領最精銳的一師在西域,也未必不是對左季高的一種鉗制。
董書恆自然是相信左季高的,但是西域這個地方與中原相隔萬里,道路不便,除非哪天董書恆規劃中的鐵路通車了。
不然,董書恆是不可能完全放心交到一個人的手中的。
原本的伊犁將軍府,現在改成了左季高的大都護府。
此時,府內將星雲集,一場緊急的軍事會議在這裡舉行。
另外一邊,烽火還在繼續向東傳遞,就如同一條巨龍伸展開了自己的身體。
烽火從伊犁傳到了輪臺,又傳到了哈密,然後順著玉門關、嘉峪關沿著長城一路向東。
許多長城上的烽火臺已經破敗不堪。
自清以來,長城的作用逐漸衰弱,失去了往日的維護,許多地方破敗不堪。
在一個似乎是廢棄的烽火臺中,一個穿著明軍號服的老卒顫顫巍巍地點燃了烽火。
長城之上很多地處偏僻的烽火臺,都一個跟著一個點燃了烽火,似乎的先祖的英靈護衛一般。不知道哪裡冒出來的老卒,按照祖輩的交代,忠實地履行了自己的家訓。
“烽火起,傳萬里!”
新京城,董書恆正在組織郵電部的官員開會。
會上董書恆給郵電部下達了死命令,必須要在年底之前建立華夏的郵電傳遞系統,只要是在華夏的土地上,郵電的信件就必須要能夠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