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成立,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董書恆最終還是決定將都城定在京師,他決定將其改名為新京。
新政府依然是一箇中央集權的國家。地方上,實行省、府、縣、鄉(鎮),四級管理模式,就跟以前的復興軍政府一般。
相比於滿清,增加了鄉鎮一級,之所以要這樣,就是為了打破幾千年來皇權不下鄉的弊端。
華夏政府的管理直接到鄉鎮一級,透過鄉鎮向村落滲透管理。
在省一級之外設立市,市歸中央政府直接管理,作為一些重要的中心來建設。第一批設立的市是新京市,包括現在的京師、天津衛、永平府這個靠近渤海的三角地帶。
原本京師的位置將作為今後的政治中心。新京的商業中心將放在天津衛地區,工業中心則放在永平府,這兩個地方都適合建設大型港口。
這樣的好處就是不會集中在一起發展。北方的水資源匱乏,不適合發展超大型城市。
另外還有滬市,滬市囊括了原來的松江府、太倉州,這裡將作為東南的一個重要商業中心發展,同時還是對外貿易的視窗。
徐州府和海州府將合併成為徐州市,作為一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發展。
漳州府和泉州府分離出來組建廈門市,作為南方的一個重要的港口貿易城市。
川東的重慶府、順慶府、綏定府、夔州府、忠州、酉陽州、石柱廳組建東川市作為西部的工商業中心發展。
接下來就是大搬遷工作,淮海書院將一份為二,一部分師生將北上組建新京書院,至於校址暫時放在了規模僅次於皇宮的恭王府。
董書恆也不住在紫禁城中,他將紫禁城交給魏源改造成華夏大博物館,這裡以後甚至會對百姓開放。
原本京師的老城,將建成一個文化中心。
他將總統府選在了夏宮。對於總統要住到城外去,底下的官員很多都站出來反對,他們覺得這是不是董書恆要開始享樂了?
不過董書恆隨後宣佈在北京城西北的園林集中區籌建新城,新城不建城牆。原本的園林除了夏宮之外,全部該成公園,房舍用作政府的辦公用房。
這下大家才放心。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火槍火炮發展了之後,城牆的作用越來越弱了,華夏的建設部早已要求地方不得再建造新的城牆,除非是邊境的要塞堡壘。
原有的城牆可以保留,也可以根據城市發展需要拆毀一部分。只有那些年代久遠的城牆,政府才會作為文物加以保護。
很快董書恆的家人都搬來了新京,全家進入了夏宮居住,這裡面有各種風格的建築,而且有造型別致的景觀,眾女都非常的喜歡。
陳氏見到了六個月大的華兒,十分的歡愛,整日含飴弄孫,幾乎不再過問其他的事情。
魏玉珍、楊兮妹和慧兒都都已經有身孕在身,暫時也不出去工作了。
婦聯的工作,暫時交給了呂飛燕接手,有傅善祥的輔佐,呂飛燕做的順風順水。
董書恆的生活越來越像皇帝,整日埋在檔案堆中,現在不比以前管著幾個省。
這麼大的地盤,現在有是剛剛佔領。事情多如牛毛,侍從室不得不再次擴大。
現在董書恆身邊的侍從室就像是一個小內閣,有不同的科室對口相應的部委條線。
各個部、各個條線彙報上來的檔案都交給相應的科室整理匯總後,再由魏玉祥傳給董書恆。
夏宮的南部原本是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儲值房。
現在這裡就是董書恆的辦公地,他獨佔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原本內閣、六部、軍機處儲值房則交給了侍從室使用。
今天,董書恆正在勤政殿見一位日本人,一個曾經被他俘虜來的日本人,此人正是齊彬。
“什麼,你要做我的家臣?”董書恆有些驚訝地看著眼前之人。
董書恆對島津齊彬的認識不多,除了知道他在薩摩藩的新政非常的前衛,而且頗有失效,如果讓他在日本發展下去,真有可能讓日本崛起。
剛開始抓住齊彬的時候,董書恆發現他是一個病秧子,估計活不了多久了。於是就將他扔在了淮海書院。
這次書院派了大量的人員北上籌建新書院。齊彬就是跟著這一批人一起北上的。
“是的,總統大人。”齊彬一口漢語官話,說得非常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