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對於淮海軍,駱秉章沒有那麼強的惡感。
因為淮海軍也非常注重發展民生,這和駱秉章的主政理念非常的相近。
不過駱秉章受到身上的聲名拖累,是不可能跟淮海軍站到一起的。
到了四川之後,駱秉章做了兩件事情,一是懲治貪官汙吏。
本來駱秉章初來乍到,想要懲治貪官是一件難事。
但是他這幾年在湖南編練湘軍也有一些心腹。離開湖南的時候,他帶走了三營湘軍作為自己的督標營。
這就是他進入四川之後的底氣。
手上有了武力,他才能從從容地政治貪官。
另外一件事就是,推動土司的歸化,清朝延續明朝的政策,不斷地推進改土歸流。
駱秉章比較認同從文化和經濟上推進改土歸流。
推動一些靠近土司地界的集鎮發展,讓山中居民出山交易更加方便。
再有一個就是設立學堂,挑選土司子弟進入學堂學習,規定土司的繼承人,必須要參加學堂的學習。
這些辦法都是前人用過的,但是卻又都非常的有效。
只是很多滿清的官員懶政,根本就不願意花功夫去做而已。
對於駱秉章,左季高是想爭取一下的,同為漢人,左季高不願見這樣一位大才隕落。
彭玉麟離開後一天,二月二十七日,左季高帶著剩下的兩個師鄂軍子弟,以及五萬從湖北招募的民兵,乘船浩浩蕩蕩地逆流而上。
左季高手下算是湖北子弟。大軍遠征,同出一地能夠增強士兵之間的凝聚力。
因為有蒸汽拖船的拖拽,行船的速度比使用風帆要快得多。
武昌到巴東五百多公里的距離,西路軍走了兩天兩夜就到了。
二月二十九日,西路軍全部到達了巴東,這裡變成了一座大兵站。
現在左季高的手下要人有人,要糧有糧,可謂是萬事具備。
這麼多的兵力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帶進去。
左季高第一階段的目標是打到重慶府,途中有夔州府、忠州。
這一段的長江兩岸地勢險要,正因如此,城池多是建在長江之畔。
所以左季高只要一路乘船佔領兩岸城池即可。
如此,炮艇上的火炮還可以作為支援火力。
他現在兵力充足,可以一路佔領過去。
主力軍隊可以輪番上陣,不用擔心士卒疲憊。
而且復興軍完全掌握了長江之上的控制權,也無需擔心後勤斷絕。只要長江中下游的復興軍大本營不出問題,西路軍就可以一路打下去。
PS:扒地圖扒得眼花!讀者老爺們,這場戰爭要打多久呢?大家有什麼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