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中草木稀少,因此我們在全縣推廣使用蜂窩煤,效果很好。”
“全縣每年陶瓷的銷售額已經超過了二十萬銀元。”
……
從王宏鳴的介紹中,董書恆能夠看到軍政府進駐之後做出的成績。
剛開始的時候,董書恆讓呂飛燕他們進駐太行山,已經做好了長期補給輸血的準備。
因為太行山中可耕種的土地太少,以現在的糧食畝產來說,湧入了這麼多人的,再加上吸收的流民。
根本就沒辦法讓這麼多人吃飽飯。
不過,這些山裡的百姓在過上安穩的生活之後,爆發出的創造能力確實讓董書恆吃驚。
他們在軍政府官員的帶領下將自己的勤勞、智慧完全發揮出來了。
因為有了廉價的水泥,在大山之中一座座小型水庫建了起來。
原來太行山中的河,夏季就發大水,到了秋冬就乾枯。
現在有了水庫之後,就能將水留存一部分,不僅能夠緩解汛期下游的水患,還能夠夠澆灌更多的土地,增加耕地的面積。
據王宏鳴所說,在山中建造水庫極為簡單,山中有很多季節性的河流,只要調查好了上下游的水文情況,選擇一個地方建造一座堤壩就成。
這就是築壩成湖了。
因為這些河都是處在山谷之中,兩岸的大山就是天然的河堤。
這讓董書恆想到了後世大山中的很多小水電工程。
奈何淮海軍現在的電力研究還沒有到達那個程度。否則在這邊建造一些小水電工程也是不錯的選擇。
電力是個好東西啊,電力使用成熟的話,對金屬冶煉也能夠起到推動作用。
董書恆記得前世去山西的時候,聽同學說過,山西南面的臨汾、晉城有很多的大型電解鋁廠。
不知道太行山區有鋁礦嗎?
要是有的話,可以利用這邊的水電發展電解鋁產業。
嗯,不錯的主意,不過究竟如何電解鋁?不好意思,他不知道。
沒有系統,也沒帶著度娘穿越,董書恆可不懂這些。
現在他還指望著徐壽儘快從歐洲回來呢。他期待徐壽能夠推動華夏電力革命的發展。
首先要有成熟耐用的發電機。然後要有電動機、電燈等基礎的用電裝置。
這樣,電力才能夠推廣。
時間不是很多,董書恆沒辦法去礦區看看。
只能在縣城走走,看看這裡的學校、醫院,走訪了幾戶居民,去了一趟城外的農場。
中午時分,休整的差不多的隊伍,在二團的駐地吃了一頓午飯。
午飯吃的是抿須兒,有點類似於麵疙瘩,這種麵食得形狀像是小魚,上面澆上葷素搭配的臊子,讓人食慾開啟。
主要是臊子好,加了點辣椒,讓人胃口大開。
董書恆也嚐了嚐這款具有當地特色的美食。在董書恆心中,大魚大肉都比不上這個。
PS:月底了,你還在為手中的月票即將過期而煩惱嗎?教你一招,投給本書好了^0^~多少都不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