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遼王,臣一定辦好。”
“好了,城外的朝鮮王軍也被消磨的差不多了,到了我們反擊的時候了。”
城外朝鮮王軍的進攻再一次被打退。
金炳冀命令全軍暫時修整。
這種拉鋸戰讓金炳冀失去了耐心,他準備重新調整進攻序列,集中兵力進攻敵人一點。
金炳冀這裡畢竟是朝鮮的平壤城,只要王軍能夠在一個點突破,他相信城內的朝鮮人一定會站到王軍一邊,將這些外來人給消滅掉。
正當金炳冀跟著手下將軍商議之時。
突然有親兵來報。
“稟報大人,平壤城東門突然開啟,城中軍隊開出城外。”
“哦,多少人出城?是步兵還是騎兵?”金炳冀問道。
“稟報大人,屬下來報之時,城內兵馬並未全部出城。已經出城的似乎都是火銃兵。”
“好,大家隨本官一起去看看。這些人怕是活膩了,不躲在城牆後面,竟然敢出城來送死。”
金炳冀意氣風發,覺得勝利就在眼前,城中的叛軍興許是頂不住壓力,準備突圍了。
“哼,絕不能讓這些賊子逃掉。”金炳冀在心中想道。
這種流寇就怕被流竄出去,他們會到處破壞,到時候再想抓到他們就難了。
金炳冀的分析不無道理,李鳳祥他們就是從大清境內一路流竄到朝鮮的,因為他們一直在流竄,所以大清的軍隊拿他們都沒有辦法。
金炳冀帶著手下的文士將官來到了望樓之上。
城內果然出來的一隊隊步兵,這個時候還沒有出完,城門內依然還有一隊隊排列整齊的步兵正在往外面走。
“大人,是否要趁他們還沒列陣,讓大軍攻擊。”一名充當參謀的文士建議道。
“不必,讓他們出來,我們是朝廷大軍,要堂堂正正擊退敵人。況且我們要是出擊把他們嚇退瞭如何是好?”金炳冀搖頭說道,沒有同意文士幕僚的建議。
太平軍五千人出城,有零有整,直接列了一個五排的橫陣。
他們將燧發槍舉在身前,這些淮海軍產的燧發槍全部都是嶄新的,上面還散發著槍油的味道。
士兵們能夠感覺到自己手中的燧發槍比他們以前使用的都要精良的多。
相比以前使用的鳥銃,他們手中拿著的燧發槍堪稱神兵利器。
金炳冀皺著眉頭“這些人怎麼會有這麼多的火銃,難道是從大清國帶過來的?”
他的手下也有火銃兵。金炳冀這麼想並不是怕了,只是沒有想到一夥流寇會有這麼的火槍。
既然如此,那就正面打敗對方。
金炳冀看的出來對方準備使用五段射,這種火槍的使用方法早就傳播了開來。
當年朝鮮發兵幫助大清攻打大明的時候,大清手下的漢人將領就是這麼訓練朝鮮火槍兵的。
這一戰法由此才得以在朝鮮流傳下來。
這兩年朝鮮也從淮海軍手中買了一些火槍,但是並不多,因為朝鮮承平,並無戰事。
金氏並不想把錢花在購買武器方面。
直到這次要繳匪了,才想起買武器,可是淮海軍這次卻是遲遲未有交貨。
“傳令三軍,正面衝擊敵人橫陣。”金炳冀沒有用什麼花俏的陣法,流寇既然要正面對戰,那麼他們王軍又如何能夠膽怯呢?
太平軍隊陣型沒有淮海軍練的整齊,但是這些老兵都是久經戰陣,他們臨戰的心理素質非常的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