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軍則可能會將剛剛到手的老巢都給丟掉。
第三,林鳳祥希望能夠在平壤城下消滅這支朝鮮王國的主力。
向城中的朝鮮人顯示太平軍的武力。從而徹底收服這些朝鮮人。
既然太平軍不出來那麼金炳冀只能帥軍攻打過去。
金炳冀是出來平叛的,沒有避實就虛的道理。
找到叛軍的主力,然後消滅掉對方,這才是正理。
修整了幾天之後,金炳冀就帶領大軍從黃州拔營北上。
一直到了大同江畔都沒有受到太平軍的抵抗。
到了江邊,金炳冀命人打造渡河船隻,準備強渡大同江。
但是遭到了太平軍的火炮襲擊。
太平軍在平壤城外新修建的要塞正好封鎖住了江面。
無奈之下金炳冀只得繞道上游渡江。
本來以為太平軍會半渡而擊,可是並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情。
朝鮮王國兩萬大軍向著平壤城一路殺去。
實際上金炳冀這個時候應該分出一部分兵力去攻打太平軍佔領的北方各道。
但是金炳冀並沒有這麼做,他認為太平軍不敢出擊,肯定是缺乏戰力。
所以不如在平壤城將其圍殲,其他地方到時候基本上就是傳檄而定。
此時分兵實乃浪費時間之舉。
兩萬大軍殺到平壤之後,就立馬開始攻城。
金炳冀發現攻城大軍總是受到城外炮臺的威脅。
於是金炳冀分兵五千專攻炮臺。
進攻一開始進行的很順利,幾次都攻上了城牆。
但是因為要承受火炮的襲擊,朝鮮王國軍隊的傷亡巨大。
如果這個時候金炳冀細心詢問攻城的軍隊,就會發現,城牆上面的守軍大多是朝鮮人,這些人都是太平軍在朝鮮徵募的。
這些人都分配了土地。他們為自己的土地而戰,雖然戰力一般,但是戰鬥意志非常的強。
城牆上的太平軍只有在敵人攻上城牆之時才會出手支援。
攻防戰一共進行了三天,每次當朝鮮王國軍隊要攻下城牆之時都會有援軍出現。
朝鮮王國軍隊心中都非常的焦躁。這三天時間,他們累計的傷亡已經達到了五千人。
金炳冀相信攻下平壤是遲早的事情,這些叛軍在城中只是在困獸猶鬥罷了。
平壤城內,林鳳祥的王宮之中,太平軍的心腹將領全部都在這裡。
“老李,等下神槍軍出城擊潰敵人,你率領馬隊跟在後面,等敵人的兵馬潰敗之後,後續的追擊就全靠你了。我希望把他們全部留下。”林鳳祥正在做最後的部署。
“樸議政,你準備好一批文官,我們要是擊敗了金炳冀,這次肯定要向南推進,到時候新接手的城池要有文官及時進駐安撫。”
按照朝鮮人的習慣,林鳳祥封了樸智勇一個領議政的官職。讓他做遼王麾下的頭號文臣。
這也算是千金買馬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