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白人的心裡都存在膚色的歧視。
“呵,麥蓮公使,不要拿人種說事,先解決自己的奴隸問題再說吧。”布林布隆說道。
麥蓮沒有想到布林布隆今天會一直針對自己。
本來這次淮海軍攻佔浙江、福建,是說服包令提防淮海軍的好機會。
“麥蓮公使,我知道你的意思了,這件事情我會找董去問詢的,我相信他不會拒絕向我們解釋的。”包令最後一錘定音道。
這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不然能怎麼樣?
難道用武力讓淮海軍維持住現狀嗎?
雖然淮海軍的潛力很強,今後可能會讓中國成為一個強國。
但是跟淮海軍的合作卻讓他們的貿易額越來越高。
難道做生意賺錢不是一件很香的事情嗎?
況且俄國的東邊有一個強大的勢力可以牽制俄國人,消除沙俄稱霸歐洲的大陸的野心,不是一件符合英國利益的事情嗎?
如果是在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包令肯定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因為那個時候清廷已經把自己廢柴的一面完全暴露出來了。
而且那個時候他們就會知道清廷不僅廢柴,還出手大方,不僅送錢還送土地,簡直就是一個東方版的奧斯曼帝國。
麥蓮失望地離開了,但是這個事情卻是讓包令記在心中。
回到公使館之後,包令找來自己的侍從武官伯駕。
“伯駕,你們是否清楚,淮海軍現在有多少兵力,他們的武器裝備如何?”
伯駕沒有想到包令會突然問他這個問題。一下子無法回答。
“公使閣下,我們沒有專門做過這方面的調查。但是我知道他們的軍隊至少裝備了前裝的線膛槍,上次他們派到克里米亞的軍隊就使用的那種步槍。”
“另外我還聽說他們裝備了一定數量的後裝線膛槍,因為他們之前從普魯士人那裡進口過德萊塞。”
“我知道那種槍,似乎普魯士人自己都不大用,很容易出故障。”包令插話道。
“是的,公使閣下,我們大英帝國也在研製這樣的步槍,但是隻要是後膛裝的步槍都容易出故障。”
“那他們的兵力呢?”包令問道。
“從我們獲得的情報來看,他們的總兵力應該超過五萬。之前他們的遠東跟俄國人打了一仗,至少要投入兩萬兵力。說是殲滅了俄國人五萬人,但是我認為其中正規的俄國軍人頂多也就一萬人。”
……
伯駕給包令的資訊中夾雜了很多自己的判斷。
這令包令很不滿意,他既然要評估淮海軍,就應該有一個準確的數字。
“伯駕,我交給你一個任務,那就是想方設法去弄清楚淮海軍的總兵力以及他們的裝備情況。我總覺得淮海軍一直在對我們刻意的隱瞞。”包令非常嚴肅地對伯駕交代道。
現在調查淮海軍同與淮海軍的合作並不矛盾。
包令作為一個資深的外交官,深知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有,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在浙江逗留的董書恆並不知道麥蓮這個老陰比又在背後給自己搗鬼。
他這跟著一群官員,在做浙江的戰後規劃。
ps:今日四更,一萬三千字,都是現碼的,新鮮出爐的,手裡從來存不住稿。這讓我今天底氣很足,快交出手中的月票、推薦票,不然沒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