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淮海軍接管寧波之後,拒絕了他們登岸。
在寧波,各國並無租界。淮海軍完全按照自己的港口來管理,這裡僅僅是一個開放的港口而已。
當淮海句佔領寧波之後,最先接管的就是港口區。那裡商鋪倉庫林立,需要重點保護。
在那裡,淮海軍甚至跟美國人產生了短暫的對峙。按道理美國人不能在寧波登陸,但是朝廷管理這裡的時候根本不管這些事情。
久而久之就讓這些外國人變得肆無忌憚。
最後美國人還是乖乖地登船走了。
他們已經在淮海軍的手中吃過虧了,不會再那麼容易給淮海軍抓住把柄。
但是麥蓮還是從這個事情中抓到了機會。
他迅速到上海求見了包令與布林布隆,向他們通報了淮海軍派兵接管浙江和福建的訊息。
對於淮海軍沒有向他們通報就接管浙江、福建。兩位公使確實有想法。
他們現在早就已經弄清楚了,董書恆只是滿清底下的一個地方勢力。
也知道董書恆這個勢力似乎跟他們的朝廷的關係並不和睦。
但是介於與清廷之間並沒有一個暢通的溝通渠道,他們很重視董書恆這條線。
而且一直以來董書恆也確實給他們帶來了很多好處。
尤其的是在對俄問題上,淮海軍出力甚多。
“兩位特使,你們發現沒有,我們的通商口岸馬上就要全部在淮海軍的管制之下了。”
“而且兩位,我想提醒一下,這個淮海軍的戰鬥力很強。這一點在對俄國的戰鬥中就可以看出來。”
聽了麥蓮這麼一說,兩位公使不禁皺起了眉頭。
他們被眼前的利益所矇蔽了。一直以來忽視了淮海軍的實力發展的太快了。
“兩位公使閣下,我覺得這個淮海軍想要取代他們的朝廷。”
“我想也許很快在香港島的對面就會出現淮海軍的駐軍了。”
麥蓮的話讓包令陷入了沉思。他不僅是駐華公使,同時還是英國派駐香港的總督。
“麥蓮公使,淮海軍的陸軍確實是我見過的亞洲軍中最強的,但是他們沒有你說的那麼厲害。即使他們的陸軍很厲害,在大英帝國強大的海軍面前也沒有什麼意義不是嗎?”
布林布隆知道麥蓮又在挑撥他們與淮海軍之間的關係。雖然他的話有些道理,但是不該在這個時候提出來。
三人當中,他跟董書恆的私人關係最好。
布林布隆不想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得罪淮海軍,他還想說服淮海軍繼續追加派去克里米亞的軍隊。
俄國人在西邊聚集的兵力已經超過了五十萬,而且而俄國人有要塞據守,在地利上有優勢。
最關鍵的是現在已經是十一月,冬天來了。
那是上帝賜給沙俄人的季節。
可以說克里米亞戰爭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候。
“是的,麥蓮公使,請不要在包令公使面前賣弄你那一套淮海軍威脅論,作為一名外交官你不應該因為自己的面子而一直針對誰。”布林布隆毫不客氣地說道。
“兩位公使,不是我危言聳聽,淮海軍突然間佔領浙江、福建,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等到哪天他們完全替代了他們的朝廷。”
“那時我們將面對一個強盛的中國。甚至是一個排斥白種人的中國。”麥蓮為了說服包令,甚至把人種都搬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