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傳五)香消玉殞
“皇上駕到,眾臣早朝——”
“鐺鐺”幾聲鐘聲後,李承昀坐定龍椅,殿堂宮門關閉,早朝開始。
山呼朝拜畢,兵部侍郎長孫潯禕出列躬身:“啟稟聖上,邊防傳來訊息,北方哲寒部已多次攻打西城一帶,邊防吃緊,望皇上速行定奪。”
李承昀注意到安如海臉上滑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內心便已明瞭此中少不了安如海做鬼。
“右相,你說說看,派誰去合適”
安如海冷不丁被這麼一叫,也是一驚,但立刻反應過來:“皇上,臣可以去西城與哲寒部和談,定會保我大唐平安。”
李承昀冷笑一聲,心想難道讓你光明正大地去勾結外敵嗎
不待李承昀開口,魏朔南反駁道:“右相大人,外敵當前,大人您不思抵抗,反而一心和談,是何居心豈非有意丟我大唐顏面”
不給安如海反擊的機會,魏朔南緊接著面對李承昀說:“皇上,臣舉薦一人,白皓成白將軍,定能與賊人哲忽兒相抗。”
李承昀聽魏朔南如此說,心中便有了定數。望向白皓成,李承昀的思緒不禁飄回到登基的前一夜……
在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李承昀的父皇龍禦歸天,當時身為太子的李承昀年僅十二,便走向了那搖搖晃晃的龍椅。
可李承昀野心勃勃的皇叔李珅怎會放棄這唾手可得的機會。
李珅掌九門禦侍,發動政變,那一夜,雨水變成了猩紅色,電閃雷鳴間,無數人命喪黃泉。十二歲的少年瑟瑟發抖,鑽到了龍椅下面。
李珅終究是發現了他,獰笑著:“乖侄兒,好好去吧,皇位就讓給叔叔吧。”說罷,李珅手中的劍舉了起來,映襯著月的冷光。
李承昀絕望地喊了一聲,用手臂抱住了頭。
一聲巨雷的轟鳴蓋住了宮門的倒地聲,李承昀再睜眼時李珅已直挺挺地倒了下去,洶湧流出的血染紅了李承昀的衣襟。
白皓成輕輕把嚇的半死的李承昀拉起,緩過神的李承昀哆嗦著,止不住地哭了起來,下意識地抱緊了白皓成。白皓成沒說什麼,只是默默回抱住了李承昀,輕輕安撫著他,任他在自己懷裡肆意地哭泣。
這個十二歲的少年雖已為一國之君卻只是一個孩子,在情感最崩潰的時候,他不需要君臨天下的威嚴與權力,他需要的只是一個似親人般的擁抱。
朝廷在短暫的混亂後便在安如海的控制下恢複了秩序,也是從這時開始,安如海的野心開始膨脹,勾結黨羽,強壓下白皓成的功勞,白詡為救駕功臣,把持住了朝政。
“皇上,臣有異議。”安如海的大嗓門一下子把李承昀拽回了現實。
李承昀兩眼一閉,硬是裝作沒聽見。
安如海見皇上沒反應剛欲繼續說,李承昀就站起身:“白皓成!”
“臣在!”
“朕命你為驃騎將軍,率軍即刻支援西城,擊退哲寒!”
“臣領命遵旨!”
“眾愛卿若無他事可以退朝了。”說罷,李承昀便大步流星地離開了。
站在原地的安如海七竅生煙。自從魏朔南迴朝,安如海在朝中就不能遊任有餘了,能跟安如海抗衡的恐怕也只有魏朔南了。
安如海的長處是善於用功名利祿來收賣人心,因此朝庭內外從上至下都有一批死黨。
而魏朔南一腔正氣,文筆又好,便吸引了不少各地的文人墨客投奔他成為了他的門客。
魏朔南的想法免不了會影響他的門客,這些士人最會的無非是做做詩寫寫文章,加之他們的活動面又廣,這些作品就在民間傳開了。
民間那些讀過書的人會把某些艱澀的話譯成白話,這樣即便是種地殺豬賣鞋的白丁也能明白。
就這樣,魏朔南不知不覺間替李承昀贏下了這世間最難得的東西民心。
皇後宮內安汝寧死死拽著晴雲,聲音急躁:“你再說一遍,哲寒部真的攻打西城了!”
“娘娘,奴婢哪敢騙您啊,確實是這樣的。”
安汝寧松開了手,神色很是難看,過了片刻後問道:“晴雲,你覺得本宮的父親愛本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