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京都。
文宮之處。
七位大儒靜靜坐在文宮大殿內。
數百位儒者則坐在後側。
大殿首座,是一位老者,他很蒼老,可眼中沒有任何渾濁。
這是大魏四品儒者,天地大儒,而且早在六十年前,他便已經是天地大儒境,一直停頓在此境界。
若他往前一步,便是半聖。
繼承朱聖之意,可惜的是,這半步一停便是九十年。
儒者的壽命一般,甚至說任何體系的壽命在前面都很一般,哪怕是武者,七品之前,最多就是強身健體,百病不侵罷了。
延長壽命很難,一般來說,一位大儒的壽命一百二十左右,修煉養氣術,再吃些靈藥續命,也就是一百五十歲極限了。
眼前這位天地大儒,目前已經一百三十九歲了,十年內不破聖境,這一世也就到頭。
大殿內。
眾人如學生一般,正襟危坐。
“正明大儒,方才傳來訊息,許清宵立意之時,有諸般異象,受天地衣袍,天地玉冠,得天地認可。”
“此事只怕對我等來說,不是一件好訊息。”
有人響起聲音,道出剛才的事情。
許清宵明意成功,大魏文宮第一時間知曉,但後續的事情,他們並不知曉,是傳來了訊息。
自然要進文宮內,聽一聽這位天地大儒的意見。
許清宵與朱聖一脈,已經結下樑子,聖像自毀,此乃禍端,多少儒生在外哭泣,恨自己無能,害聖像被狂生毀之。
這仇深似海,本來還想著等許清宵進京之後,再去找許清宵麻煩。
卻不曾想到,許清宵竟得天地認可,這下子算是打亂了他們的陣腳。
畢竟這樣一來的話,許清宵順從天意,他們如何去針對?
“是啊,正明大儒,如今文壇之中,更是有人質疑,認為五百年後的今日,大魏又要出一位聖人,據說這許清宵入學才不過一個月有餘。”
“此等天賦異稟,如今在外,都說他是聖人轉世。
“入學余月,就七品明意,這速度的確太快了,若不是儒道沒有異術,否則我都要懷疑他修煉了異術。”
眾儒生議論,說出自身的擔憂。
然而宮殿首座上,正明大儒搖了搖頭道。
“非也,非也。”
聲音響起,眾人安靜,聽他慢慢開口。
“吾已與幾位前輩商談過此事,得出相應結論,如今一一解答。”
“如吾之前所言,許清宵明意又立言,此事是好,但他明之錯意,立志錯言,這才是問題所在。”
“爾等認為天地加持,就代表天地嗎?那吾也是天地大儒,是否也代表天地?”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吾不是聖人,也有犯錯之事,他許清宵也不是聖人,自然也會做錯之事。”
“他是大才,這一點不可否認,吾也欣賞其之才華,但立意不同,更是立言,就註定與朱聖一脈,背道而馳。”
“而吾等,並非是要置他於死地,而是要教化他,要讓他知曉,他明之意,是錯,他立之言,是錯。”
正明大儒出聲,他語氣平靜,闡述目前朱聖一脈要做什麼,怎麼去做。
此話一說,所有儒生都幡然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