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該勸阻還是勸阻,儘可能的不要走到哪一步。”
李廣新沒有多說什麼了。
他支援李鑫。
“是,多謝父親。”
李鑫作禮,隨後離開。
待李鑫離開後,李廣新長長地嘆了口氣。
望著門外的月色,不知在想些什麼。
就如此。
一連兩天。
南豫府來了一位大儒的事情傳出來了,一時之間,整個南豫府既是震驚,又是感到驚訝。
而後南豫府官兵開始挨家挨戶去搜查。
兩日前參與鬥毆之人,沒有一個逃的過,無論男女老少。
這兩日南豫府可謂是有些人心惶惶,但更多的還是憋屈。
畢竟外來的讀書人,跑南豫府挑釁不成,卻因為一場誤會,而大動干戈,前前後後抓了三四百人走。
其中不缺乏有無辜之人。
可民不與官鬥,百姓們也只能等待訊息,不敢妄動,但民間積怒。
好在的是,百姓們都聽說了,許清宵親自前往大牢,答應會救下眾人。
所以雖有些憤怒,可卻將所有希望放在了許清宵身上。
就如此,又是兩日。
南豫府官兵依舊在搜捕,而且比前面兩日還要嚴肅一些。
從之前參與者,到現在目睹者都被抓緊去了,以及一些散播謠言的百姓,也紛紛抓了進去,有一小部分放出來,因為的確無辜。
整個南豫府可謂是人心惶惶。
但對天明書院的學生來說,則是欣喜連天,甚至有幾個學生看到官兵抓人,更是鼓掌大笑。
也引得一些民怨。
只是憤怒歸憤怒,但沒人敢出手了。
前車之鑑擺在這裡,誰還敢對讀書人動手?
有氣。
但也只能忍著。
而就在這一日。
大魏武昌年間,第一次府試也正式揭榜。
毫無疑問,排名第一之人是許清宵。
對比大魏王朝各大府城的熱鬧。
南豫府卻顯得有些冷清。
同樣的,就在今日。
南豫府樓宴,也正在籌備,樓宴盛情當地所有夫子文人,以及各地府縣官員。
只是不少人都知道。
今日的樓宴,恐怕要鬧出一些是非出來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