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的很對,沒有成長起來的天才,就不算天才。
有大儒之資就了不起嗎?
就算你真有聖人之資,可你挑戰皇權,挑戰體系,挑戰儒道底線,也沒有用。
人家拋橄欖枝,只是覺得自己是可塑之才,可以拉攏一下,不代表你就可以囂張跋扈,目無王法。
再者。
這還僅僅只是一個大魏。
不是整個天下。
畢竟說句不好聽的話,儒道天才與我武道有什麼關係?
有個前世經典故事,是真是假無從辨別,卻影響著許清宵。
汽油車發明不到三十年的時間,有人就已經研究出能源車,無需藉助石油。
如此偉大的發明,足可以改變世界,但結果是,研究能源車的人,第二天猝死家中。
或許是陰謀論。
但歷史從來不缺乏鼠目寸光之人,管你是儒道天才,還是武道天才,觸碰上位者的利益,你就得死。
想想看于謙的下場,天下百姓,文武百官都知道于謙是好官,知道他能中興國家,但結果呢?
人貴在有自知之明。
所以許清宵心態放的很平。
外來的東西,都不是自己的底牌。
實力,才是唯一的底牌。
否則,別人給的東西,別人也能拿回去。
明白這點後。
許清宵起身。
簡單洗漱一番後,許清宵走出房間,隨後與眾人一一告別。
眾夫子們雖然還想要繼續跟許清宵聊聊,但也知道一直拉著許清宵不放有些不妥,所以也就一同告別。
臨走的時候,都邀請許清宵去他們家中做客。
一一答應下來後。
許清宵離開了府院。
只是剛走出去,兩道人影就飛快出現在自己面前。
一個是李鑫。
一個是王儒。
兩人自離開府院後,就沒有回家過,李鑫本來是打算回家的,但還沒進家門,就被他爹李廣新給呵斥了一頓。
大致意思就是,許清宵必要飛黃騰達,你這個時候不去熟絡熟絡感情,跑回家作甚?
所以李鑫來了,等了許清宵一天一夜,總算是把許清宵等出來了。
“見過許先生!”
“見過許先生!”
如今許清宵儒進八品,得稱呼先生,這是品級上的尊稱。